中国如何成为世界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所在?
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气候行动政策上倒退之际,欧洲正在努力实现其绿色目标,与此同时,朝向清洁能源的转型也在世界上许多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当中悄然兴起,而这些国家正是大多数世界人口的居住地,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中国。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凭借其大规模、低成本的太阳能和风能组件制造能力而抓住了重大机遇,并成为了全球清洁能源的主要供应国。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东盟不能让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在气候行动上带节奏
- list 2 of 4国际法院的气候裁决将对COP30产生什么影响?
- list 3 of 4国际特赦组织:世界对化石燃料的“痴迷”威胁数十亿人的生命
- list 4 of 4台风“凤凰”逼近台湾地区 数千人被紧急疏散
在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填满国内市场之后,中国企业现在正向发展中国家能源匮乏的国家出口清洁能源技术,并在该领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
分析人士称,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但其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经安装了887吉瓦时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几乎是欧美总装机容量的两倍。
此外,中国还在2024年生产了1826太瓦时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力。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新增了300吉瓦时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几乎是英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5倍。
专家们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部署领域的领军者,几乎无人能及。
据官方报告显示,中国已开始加速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并力争到2035年之际实现3600吉瓦时的总装机容量。
从太阳能电池板到电动汽车,中国主导着全球关键的清洁能源设备供应链。
根据最近出台的一项分析,中国清洁技术专利注册量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3倍。
进行这项分析的英国公司“Ember Energy”的分析师杨默义(音)表示,“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清洁能源技术制造的规模、熟练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以及价格优势,巩固了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近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提升了其在新兴经济体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清洁能源外交
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如今已成为清洁能源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部分新兴市场的太阳能发电量甚至超过了美国,而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技术。
巴西、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正在迅速扩大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埃塞俄比亚和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国家正积极寻求从汽油动力汽车过渡到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主要来自中国。
作为“清洁能源外交”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已建立多个官方平台,旨在促进东南亚地区的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启动了“非洲太阳能带”倡议。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7年间提供约1400万美元的公共资金,为5万户非洲家庭安装太阳能系统。
今年9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计划加强与9个国家(均位于亚洲和东欧)在能源、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三大关键领域内的合作。
中方还启动了两项可再生能源计划,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为这些国家安装至少10吉瓦时的太阳能电池板和10吉瓦时的风力发电机组。
巴西外交官、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表示,中国的清洁能源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市场和政治格局,从而为一些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还强调,从气候角度来看,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方案。
尽管发展中国家仍然依赖包括煤炭在内的化石燃料,但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其相当一部分能源需求,这既是为了节省成本,也是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
其中许多国家正努力减少化石燃料进口,以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
世界资源研究所所长达斯古普塔表示,中国绿色能源技术价格的快速下降使许多国家实现了这种转型,这表明经济发展可以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齐头并进。
达斯古普塔补充称,新兴经济体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它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贫困人口,而且它们的能源需求还在不断增长。他还认为,如果这些经济体不做出改变,世界就没有机会变得更加安全。
由于美国缺席全球清洁能源市场且在其国内气候政策上有所倒退,中国现已成为这一转变的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净零政策实验室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在该领域内的全球投资已超过2250亿美元。
这笔资金的四分之三流向了报告作者所谓的“全球南方”,这是对低收入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统称。这一数额甚至超过了美国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当中的投入。

格局转变
在10年前签署《巴黎气候协定》之时,美国和欧洲等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主导着全球气候政策,并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更迅速的行动,以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
这些国家坚持其工业化的权利,并认为富裕国家应该帮助它们为向清洁能源转型提供资金,也就是所谓的“气候融资”。然而,这种财政援助在很大程度上从未真正落实,但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力平衡也随之改变。
如果没有风能和太阳能技术成本的大幅下降,这种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风能和太阳能技术成本的大幅下降,又离不开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
“我们已经看到世界开始利用这种规模优势,以使这些新兴经济体能够抓住机遇,并向下一个能源时代转型”,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宏观能源研究主管拉尔斯·内特·哈夫罗这样说道。
“中国的大力推动帮助世界降低了清洁技术的成本,并加速了摆脱化石燃料的进程。这是一种领导力——非常切实、可衡量,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芬兰赫尔辛基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中国政策分析师琳达·查佩这样说道。
随着历史上最大的排放国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以及欧洲的作用减弱,在全球气候稳定领域内出现了领导力真空,从而使行动中心从工业化国家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人们越来越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可能会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而该公约是联合国气候谈判(缔约方大会)的基础条约。此举可能会使全球气候行动陷入未知领域,尽管目前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
国际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政策顾问曾贝福德表示,“在一个我们更加关注美国总统行动的世界里,有一个国家(指中国)或一些国家集团致力于长期行动,这对全球治理至关重要。”
尽管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分析人士仍对其引领世界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能力表示担忧——迄今为止,中国仅承诺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至10%。
英国巴斯大学环境政策高级讲师孙义贤(音)表示,“必须确保其他国家不会重蹈覆辙”,他所指的是美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政策倒退、放弃其气候和环境承诺并试图将其气候议程强加于世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