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冲突:殖民主义的遗毒和国家失败
比利时殖民主义的遗毒,加上中央政府未能与非洲最大国家之一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的不同族群保持平衡,导致该国东部出现复杂的冲突。自1960年独立以来,刚果(金)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该国在被称为“独立之父”的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时期经历了第一次危机,当时矿产资源丰富的加丹加省在莫伊兹·冲伯的领导下宣布脱离该国,随后在被称为钻石产区的开赛地区也发生了另一次脱离该国的尝试。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伊朗外长:地区各国的安全就是我们的安全 外交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 list 2 of 4哥特兰岛:瑞典在此准备对抗俄罗斯
- list 3 of 4中国海警舰艇突破日方阻拦驶入钓鱼岛海域
- list 4 of 4俄乌战争:第1361天关键事件概述
这两次尝试都将矛头指向了前殖民宗主国比利时,比利时试图支持联邦主义提案,以对抗卢蒙巴的统一主义理论。
卢蒙巴遇刺身亡后,蒙博托·塞塞·塞科于1965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总统约瑟夫·卡萨武布,新生的扎伊尔国家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但该国东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
刚果(金)东部的南基伍省和北基伍省有着悠久的种族暴力历史,这种暴力是殖民主义在1884年柏林会议之后通过持续的分裂和人口变化而延续下来的。
自19世纪末以来,殖民时期的比利时利用人文研究来划分其大湖区的人口,将社会和阶级制度转变为种族群体,将胡图族牧民和地主变成了图西族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种族在比利时政权崩溃之前被写入了身份证。
刚果(金)东部经历了两次连续的战争,多个地区国家直接卷入其中,最终以非洲斡旋达成的和平协议告终,但这些协议并未结束东部的暴力活动。
交战各方中包括一支被称为“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FDLR)的武装力量,其成员由前卢旺达军队的残余势力组成。基加利指责其邻国金沙萨支持这些武装力量,并纵容前军队残余势力袭击其领土,对刚果(金)图西族人犯下暴行。
金沙萨方面反驳称,卢旺达是M23运动的幕后支持者,该运动声称要保护东部居民免受金沙萨的暴力侵害,并击退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对当地图西族人的袭击。
尽管进行了多次调解努力,但区域和平倡议未能阻止暴力,直到 3 月 18 日,卡塔尔宣布其埃米尔谢赫·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促成刚果(金)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和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会面,作为旨在实现稳定的调解努力的一部分。
随后,大湖区启动了两条和平进程:一条是刚果(金)-卢旺达进程,多哈促成了三方会谈,华盛顿则赞助了后续会议,最终两国于6月27日签署了和平协议。目前,各方仍在敲定该协议的补充条款。
第二条道路是刚果(金)中央政府与刚果河联盟(M23运动)之间的刚果(金)内部道路,由卡塔尔国主持,并于7月签署了结束冲突的原则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