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中国将与东京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有关台湾的言论而产生的争端提交至联合国,东亚邻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两国关系跌至2023年以来的最低点。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周五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信中写道:“如果日本胆敢对海峡两岸局势进行武力干预,那将是侵略行为。”他所指的海峡分隔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北京坚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并未排除武力收复台湾的可能性。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这场外交争端始于11月初,当时10月才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日本将如何应对中国假想的对台攻击发表了言论。这些言论激怒了北京,北京方面要求日本撤回相关言论,但高市早苗至今仍未表态。

然而,这场争端如今已迅速升级为双方企业卷入的贸易战,并加剧了两国长期以来围绕争议领土的安全紧张局势,该领土一直是两国冲突的焦点。

以下是我们对这场争端的了解:

日本已恢复对华海产出口,首批扇贝来自北海道(路透社)

日本首相就台湾问题发表了什么言论?

11月7日,长期支持台湾的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言时表示,中国对台湾实施海上封锁或其他行动可能引发日本的军事回应。这一回应非同寻常,高市早苗的表态似乎比她的前任们更为激进。她的前任们过去只是对中国对台湾的威胁表示担忧,但从未提及任何回应措施。

“如果涉及使用军舰和军事行动,那绝对有可能演变成危及生存的局面,”高市早苗在首次接受国会质询时,对反对派政治家的提问作出了回应。

该声明立即引发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抗议,两部门要求撤回声明。一天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X网站上发布了一篇现已删除的帖子,批评了这些言论,并似乎发出威胁:“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砍断那条毫不犹豫地向我们伸过来的肮脏脖子。你们准备好了吗?”

薛剑的这条帖子在日本也引发了愤怒,一些官员开始呼吁驱逐这位外交官。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就薛剑的言论向北京提出抗议,称其“极其不妥”,并敦促中方作出解释。日本外务省也要求删除该帖子。与此同时,中国官员则辩称薛剑的言论仅代表其个人立场。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召见日本大使,警告日本若干涉台湾,将遭受“惨败”。次日,日本外务省也召见中国大使,就领事馆的职务提出抗议。

尽管高市早苗在发表争议性言论三天后向国会表示,她今后将避免谈论具体情况,但她仍拒绝收回自己的言论。

此后紧张局势是如何加剧的?

此事已演变成一场贸易战。11月14日,中国发布了针对日本的旅行禁令,此举显然意在打击日本旅游业。今年1月至9月,日本接待了约750万中国游客。11月15日,三家中国航空公司为计划飞往日本的航班提供退款或免费改签服务。

中国教育部也对日本教育界发出警告,提醒在日中国留学生或计划赴日留学的学生注意近期发生的针对华人的犯罪事件。近几个月来,中日两国都发生了针对对方国民的袭击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仇外情绪的担忧,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袭击事件是否有关联。

领土争端也加剧了紧张局势。上周日,中国海警宣布在东海巡逻,巡逻区域位于中日两国均声称拥有主权的一组无人居住岛屿附近海域。日本称这些岛屿为尖阁诸岛,而北京则称之为钓鱼岛。作为回应,日本谴责四艘中国海警船组成的船队短暂“侵犯”了日本领海。

过去一周,中国当局暂停了至少两部日本电影的上映,并禁止进口日本海鲜。

随后,周四,中国推迟了原定于11月下旬举行的与日本和韩国文化部长的三方会谈。

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东京首相官邸举行新闻发布会(路透社)

“反抗的象征”

11月18日,双方外交官在北京举行会谈,会谈中双方表达了不满。

中国高级官员刘劲松选择穿一件与1919年中国学生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义有关的五粒扣无领西装。

日本媒体称刘劲松选择这身西装是“一种反抗的象征”。他们还指出,会议期间的视频和照片显示,会谈结束后刘劲松双手插兜,并表示这种姿势在正式场合通常被视为不敬。

北京会晤似乎并未缓解紧张局势,僵局似乎也没有打破的迹象:中国代表要求撤回言论,但日本外交官表示,高市早苗的言论符合日本的立场。

中日紧张关系的历史是怎样的?

这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历史,尤其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甲午战争(1894-1895)后,日本帝国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包括台湾和朝鲜。1937年,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全面入侵中国。在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下,日本占领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并在那里扶植和控制了傀儡政权。1945年,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结束了其扩张的野心。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内战中战胜了国民党。国民党及其领导人蒋介石逃往台湾,建立了与中国平行的政府。但截止1972年,日本一直正式承认台湾为“中国”。

1972年,日本最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意“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断绝了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然而,日本一直与台湾保持着牢固的非官方关系,包括贸易往来。

日本在应对中国进攻台湾的问题上一直奉行所谓的“战略模糊”政策——这种刻意保持暧昧的态度,旨在让北京和世界其他国家猜测日本是否会采取军事干预。这一立场与台湾最强大的盟友美国类似。

中日贸易有多重要?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本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中国是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东京主要向北京出口工业设备、半导体和汽车。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2024年中国购买了价值约1250亿美元的日本商品。韩国是日本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24年从韩国购买了价值460亿美元的日本商品。

中国也是日本海参的主要买家和扇贝的最大买家。据路透社报道,日本企业,尤其是海产品出口商,担心此次争端会对其业务造成影响。

北京对日本经济的依赖程度不如中国,但东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主要向日本出口电气设备、机械、服装和车辆。据金融数据网站Trading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2024年东京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520亿美元的商品。

这并非北京首次采取贸易报复措施。2023年,东京福岛核电站向太平洋排放放射性废水后,中国禁止进口所有日本食品。尽管联合国原子能机构认定排放物安全,北京仍反对这一举措。该禁令于11月7日解除,而就在同一天,高市早苗发表了引发争议的言论。

2010年,一名中国渔船船长在有争议的尖阁诸岛/钓鱼岛附近被扣押后,中国也曾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矿物长达七周。

中日争端加剧:争端波及两国企业【英语视频】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