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0日宣布停火以来,加沙地带被划分为以色列军队控制的所谓“绿区”和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并被限制在内的所谓“红区”,这一划分已然固化。分隔两地的,是一条看不见的“黄线”。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已表示,重建将仅限于“绿区”,以色列及其盟友一直在该区域制定所谓的“替代安全社区”计划。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尽管上周有报道称这些计划已被取消,但人道主义领域的同事告诉我,第一个这样的社区仍计划在加沙南部的拉法建造,另外10个社区计划沿着黄线向北建造。

如果这些“安全社区”计划得以实施,将会加剧加沙地带的致命分裂。建立这些营地的目的并非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而是要打造人为控制的剥夺区,巴勒斯坦人进入这些区域后将接受筛选和审查,以获得基本服务,但将被明确禁止返回禁区和封锁的“红区”。

这些计划不过是以色列长期以来在加沙企图的翻版。“隔离区”——这个最初颇具讽刺意味的委婉说法,是我作为联合国官员参与巴勒斯坦人道主义行动协调工作时,以色列当局首次提出的——是设立巴勒斯坦人接受筛选和训练,以便他们接受受控援助的最初设想。

这就是所谓加沙停火协议的残酷现实。它不会带来和平;它只会进一步摧毁加沙,并彻底粉碎巴勒斯坦的主权前景。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意义,那就是一个分裂加沙的计划。

本周一,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了一项计划,批准成立一个和平委员会来管理加沙,并组建一支国际稳定部队(ISF)来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使该计划合法化。但这些部队将负责哪些区域的安全?目前尚无任何关于这些部队需要维护的和平协议。根据我看到的“替代安全社区”地图,国际稳定部队将部署在黄线沿线,负责这些新建营地的安全。

不出所料,哈马斯拒绝了安理会决议。显然,决议条款并非谈判达成的成果。在作为决议附件的特朗普20点计划中,第17点现在可能被援引:“如果哈马斯拖延或拒绝本提议,上述行动,包括扩大援助规模,将在以色列国防军移交给以色列安全部队的无恐怖分子控制区内进行。”如此一来,这些“替代安全社区”可能成为唯一获准开展援助物资运送的中心,从而延长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全面封锁。

过去两年里,以强制撤离令为标志的致命逻辑迫使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如今,这种逻辑正被延伸到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计划中。那些留在“红区”而非替代社区的人,将面临被贴上“哈马斯支持者”标签的风险,从而失去以色列对国际法的曲解所带来的保护,并遭受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正如过去几天所见。

巴勒斯坦人在“红区”的命运在官方规划中仍然明显缺失。事实上,一些能够拯救生命的人道主义组织正被以色列一套旨在压制批评、审查工作人员是否合规的注册程序所排挤出局。

封闭式社区模式并非新事物。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于马来亚创建了“新村”,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于越南创建了“战略村”,而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的殖民当局在20世纪70年代所谓的“反叛乱”期间创建了“保护村”。

平民被强迫送往营地,接受身份审查,以换取援助。此举旨在削弱民众对反抗殖民统治的抵抗组织的支持。但这一计划失败了。

在南非,种族隔离政府建立了班图斯坦,这些伪独立的“家园”旨在集中和控制黑人人口。他们也未能阻止殖民种族隔离政权的崩溃。

在加沙,强加而非谈判达成的和平计划不仅不会改变以色列的占领现状,反而会助长其气焰。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这项计划违背了国际法院对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的裁决,实际上是在粉饰种族灭绝的罪行,并为有罪不罚树立了丰碑。

这一切都发生在所谓的停火期间,巴勒斯坦人因为越过非法占领者划定的无形界线而继续遭到杀害。

世界或许会将此阶段视为战争的结束,而那些不愿制裁以色列的国家无疑也乐于恢复贸易并减少公众的关注。

打破这种危险的现状,需要美国和以色列竭力回避的问责:执行国际法院的裁决。当西方列强掏空这些机构时,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政治联盟,要求国际法得到平等适用。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这要求向巴勒斯坦人提供畅通无阻的人道主义援助,无论他们身处加沙地带的何处,并由巴勒斯坦人主导重建,确保巴勒斯坦人不再永远处于勉强生存的境地。

加沙地带开创的先例绝不会止步于国际部队封锁的加沙封闭社区的围墙之内:它将进一步侵蚀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根基。唯一的出路是回归迄今为止整个进程所忽视的原则:人民拥有决定自身未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本文所表达观点仅为作者自身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