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前瞻:中美将握手言和,还是“越谈越僵”?

特朗普习近平握手合成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在韩国会面,这是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的双边会谈。这将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两位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晤,距离上一次面谈已过去六年。

不利消息是,此次会晤面临“双时限”的压力和动荡中的贸易关系——两国在今年5月达成的脆弱贸易休战协议即将在11月10日到期;10月初中国大幅扩大了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则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100%的关税。

有利消息是,10月26至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五轮美中面对面谈判传出积极信号——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及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李成刚达成了“框架协议”,为领导人会谈创造条件。

在韩国,双方的筹码与诉求将摆在两位领导人中间的谈判桌上:稀土、芯片、大豆、芬太尼、TikTok,甚至台湾议题,都可能“握手”或“破裂”;这也凸显出这场峰会与众不同之处,它既非“破冰”,也非最终“拍板”,大量核心议题与执行机制仍存在显著分歧,亟需两边领导人的最终决策。

此外,自李成刚今年4月担任首席贸易谈判代表以来,展现出一系列谈判风格的变化,其中甚至能看到特朗普的影子,这种风格切换是否会有效果?BBC中文梳理上述看点,帮助读者观察这场时隔六年的“习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