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动物能吃毒素却不会死?

加州地松鼠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加州地松鼠已经进化出一系列应对响尾蛇毒液的防御机制。

    • Author, 卡塔琳娜·齐默(Katarina Zimmer)
    • Role,

会吞食含致命毒素物种的生物,已经演化出一套巧妙的策略来活下去。

这10条蛇面临艰难的处境。

牠们来自哥伦比亚亚马逊,在圈养中已有好几天没吃东西,然后被喂食了极其令人反胃的猎物:三条纹箭毒蛙(Ameerega trivittata)。牠们的皮肤含有致命毒素——如戏蛙毒素(histrionicotoxins)、类毒素(pumiliotoxins) 和十氢喹啉(decahydroquinolines)——会干扰细胞中必需的蛋白质。

六条皇家地蛇(Erythrolamprus reginae)宁愿挨饿。另外四条更大胆,直接滑行上前捕杀。但在吞下猎物之前,它们把青蛙在地上拖来拖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生物学家瓦莱里娅·拉米雷斯·卡斯塔涅达(Valeria Ramírez Castañeda) 及其同事记录到,这与某些鸟类会把猎物身上的毒素擦掉的做法相似。

四条蛇中有三条存活下来——显示牠们的身体能处理残留的毒素。

生物使用致命分子杀戮彼此已长达数亿年。最早是利用化学物质来铲除竞争者或攻击入侵宿主细胞的微生物;接着是动物,用来杀猎物或吓退掠食者;植物则用来对抗食草动物。作为回应,许多动物演化出存活这些毒素的方法,有时甚至将毒素储存起来用于反击。

科学家开始揭开这些创意十足的抗毒防御方法,希望藉此找出更好的治疗人类中毒的方法。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演化生物学家丽贝卡·塔文(Rebecca Tarvin)说,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了解一种悄悄塑造生物群落的力量。

塔文曾监督蛇类实验并在《2023年生态、演化与系统学年鉴》中撰写相关策略。“只需要毫克级的单一化合物,就能改变整个生态系中的所有互动。”塔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