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09:59  
今年以来,韩国每卖出3辆电动汽车,其中就有1辆是中国产。22日,韩国汽车移动出行产业协会(KAMA)公布数据称,今年1~9月韩国售出5万1535辆中国产电动汽车,对比去年同期(2万4977辆)增长2倍以上。9月中国产电动汽车单月销量更是首次突破1万辆。

而就在几年前,韩国汽车市场内外还普遍认为,即便中国产品凭借高性价倾销韩国,汽车领域也会是一个例外。因为汽车与安全直接相关,中国产汽车再便宜也无法轻易取信于消费者。但以美国第一的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为首,全球车企接连在中国设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这种看法逐渐被稀释淡化。舆论开始担忧,中国如今坐拥全球最大内需市场和电动汽车生态,主打性价比的中国地位扩张,韩国的生产地形有可能会收窄。

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中国的进攻

中国产电动汽车在韩国的强势进攻由特斯拉主导。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工厂引入特斯拉式的生产方式后,将中国打造成了汽车“代工(委托生产)”基地。中国产特斯拉被大批销往临近的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2023年起,特斯拉开始向韩国出售中国产电动汽车。虽然中国版续航里程、电池容量等配置均低于美国版,但一直采取最高降价近1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销售策略。1~9月,中国产特斯拉销量为4万3448辆,占中国产电动汽车总销量的84%。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人士称:“特斯拉这个品牌是彻底打消韩国消费者对产地担忧的案例”,“因为特拉斯甚至形成了中国产车品质不错的印象,以至于韩国车日后的竞争力令人担忧。”

在看到特斯拉的成功公式后,其他全球车企也纷纷合流。3月,德国BMW集团在韩国发布了小型车品牌MINI的3款电动汽车,其中就有2款(电动MINI ACEMAN与电动MINI COOPER)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吉利集团子公司极星在韩国销售中国工厂生产的电动轿车“极星2”与电动SUV“极星4”。

另一方面,韩国现代、起亚也开始在韩国以外的海外市场销售中国产电动汽车。现代计划最快于今年下半年,在澳洲销售中国专属款电动汽车“ELEXIO”。起亚也从去年起,将中国产EV5销往中南美、中东、澳洲等地。对此,汽车业界人士称:“电动汽车的关键是把价格压到与油车相当,这使得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极具吸引力。”

韩国生产竞争力引担忧

有预测认为,中国产电动汽车未来在韩国市场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中国排名第1的电动汽车企业BYD(比亚迪)于年初进军韩国,9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000辆,也开始在进口车市场崭露头角。BYD近期又推出了中型电动SUV“SEALION 7”,持续扩大产品线。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小鹏、极氪等也相继成立韩国法人开始探索市场。

韩国汽车业界担忧,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将中国作为电动汽车生产基地,长期来看韩国汽车市场的基础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眼下中国产电动汽车领取政府及地方自治团体补贴的比例持续增加,长此以往电动汽车生产生态也可能出现萎缩。电动汽车生产订单集中流向中国,零部件企业势必会加大对中国而非韩国本土的投资,韩国进口中国产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韩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金京柳(音)表示:“在内燃机汽车时代,全球车企更关注拥有扎实的零部件生态的韩国作为生产基地,但在邻国中国主导的电动汽车时代,韩国的角色被大幅削弱”,“很可能从脆弱的零部件生态开始遭到中国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