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讨论在8年里每年投资250亿美元
2025-10-23 09:59
22日获悉,为促成韩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双方正在讨论韩国在8年内每年向美国投资250亿美元,共计2000亿美元(约合286万亿韩元)的方案。华盛顿消息人士当天表示:“在3500亿美元中,1500亿美元将通过信用担保等方式提供,2000亿美元由韩国出资。据说这一方案反映了美国方面的意愿。”
和此前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任期内(至2029年1月)“预先支付”3500亿美元的要求相比,该方案中韩国的投资份额有所减少,期限进行了延长。但每年250亿美元是一个有负担的金额,超过了韩国在没有外汇市场冲击的情况下每年可筹集的外汇规模(150亿-200亿美元)。
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和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为了就对美投资后续事宜展开讨论,于当天前往美国。19日回国的金容范将赴美三天,20日回国的金正官则在两天后再次踏上赴美之旅。可以说,这是在距离预计于29日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仅剩一周之际,为了“最后的协商”而展开的行动。金容范等人前一天向韩国总统李在明汇报了上周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进行协商的内容,听取了协商方针。
但金容范当天表示:“韩国政府并未考虑仅因APEC这一特定的时机而留下重要争议点,仅凭部分达成共识的方案就签署MOU(谅解备忘录)的做法。”
美国似乎认为韩国难以预付3500亿美元……是否能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引发关注
在韩美关税谈判中,讨论韩国在8年内每年“分散投资”250亿美元,共计投资2000亿美元的方案,似乎是因为美国政府也认识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的“预付3500亿美元”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截至上月底,韩国的外汇储备为4220亿美元,3500亿美元相当于这一数额的83%左右。正在讨论的“分散投资”方案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分期付款,且现金投资额也有所减少。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20日从美国回国后,被问到“美国是否仍然要求全额现金投资”时,他表示“没有到这种地步”,“美国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采纳了我们的意见”。但2000亿美元的全额现金投资是一个令人感到有负担的金额,如何选择投资对象和分配收益等也是问题。
22日,政策室长金容范在出国前于仁川机场会见记者时表示:“此行不是为了满足美国要求的最终方案,而是为了制定一个最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谈判方案。”接着他说道:“虽然两国在很多争议点上意见已经接近,但还有一两个领域存在激烈的对立”,“为了在这些争议点上达成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解决方案,我再次出访。”
韩国政府须动用所有“可用外汇”
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20日在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的国政监察上表示:“在不给外汇市场造成冲击的情况下,一年内可筹集的外汇规模在15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每年250亿美元”是须动用韩国可用外汇的最大金额,对韩国政府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但由于美国也了解韩国可用外汇的规模,反而可能将其视为“能从韩国拿到的最大限度”。一位政府人士当天表示:“听说李在明总统在听取了21日访美的政策室长金容范等人的汇报后,非常生气。”可以认为是美国依然提出了令人有负担的要求。
尚不清楚“8年里2000亿美元”是否全部要求为现金,是否包含部分可偿还的贷款。投资收益分配也是一个重要的争议点。金容范上个月底曾公开表示,美国要求将对美投资的收益按韩国10%、美国90%的比例分配。关于这种投资收益分配率,两国之间也必须达成共识才能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根据美国和日本上个月4日发表的谅解备忘录(MOU),美日在投资金回收期间,双方各分得50%的收益,在投资金回收后,美国拥有90%的收益。韩国方面坚持认为,在投资金回收期间,韩国应获得90%的收益,但美国可能会以降低现金投资比重为条件,要求韩国接受与日本相同的条件。
特朗普希望进行“巡防庆祝仪式”
有分析认为,提出“8年里每年分期投资250亿美元”这一方案的背景是,特朗普将于26日开启其第二任期的首次亚洲出访。在29-30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特朗普将访问马来西亚和日本。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据了解,特朗普将在日本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会谈,大力宣传自己吸引对美投资的成果。”因为他之后会前往韩国,所以他希望公布包含巨额对美投资计划的“协议书”。
但金容范表示:“韩国政府没有考虑过仅因APEC这一特定时机而留下重要的争议点,仅凭部分达成共识的方案来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两国必须就能够落实7月31日双方达成的协议的整个谅解备忘录达成共识,才能作为成果结束。”主旨是说,不会为了配合韩美首脑会谈而勉强发表仅包含部分议题方案协议事项的谅解备忘录等。
与此同时,金容范还说:“去年8月在华盛顿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上,两国达成了许多临时性协议,其中包括正在由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协调的安保议题等。我们期待在完成贸易方面的谅解备忘录部分后,能发表贸易领域的成果,同时一次性对外公布这些成果。”
金容范和金长官在美国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会面后,当天即刻回国。如果这次韩美仍未能达成协议,那么谈判可能会一直持续到APEC之后。金容范当天表示:“谈判是有对手的,而且情况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很难预先断言。”总统室方面人士说:“目前的情况取决于美国是否会改变原有的立场,接受我们提出的方案。情况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 ▲ 22日,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左)和产业通商部次官金正官在为了出国进行韩美关税谈判的后续讨论前,正在发表立场。/朴成元记者
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和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为了就对美投资后续事宜展开讨论,于当天前往美国。19日回国的金容范将赴美三天,20日回国的金正官则在两天后再次踏上赴美之旅。可以说,这是在距离预计于29日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仅剩一周之际,为了“最后的协商”而展开的行动。金容范等人前一天向韩国总统李在明汇报了上周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进行协商的内容,听取了协商方针。
但金容范当天表示:“韩国政府并未考虑仅因APEC这一特定的时机而留下重要争议点,仅凭部分达成共识的方案就签署MOU(谅解备忘录)的做法。”
美国似乎认为韩国难以预付3500亿美元……是否能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引发关注
在韩美关税谈判中,讨论韩国在8年内每年“分散投资”250亿美元,共计投资2000亿美元的方案,似乎是因为美国政府也认识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的“预付3500亿美元”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截至上月底,韩国的外汇储备为4220亿美元,3500亿美元相当于这一数额的83%左右。正在讨论的“分散投资”方案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分期付款,且现金投资额也有所减少。
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20日从美国回国后,被问到“美国是否仍然要求全额现金投资”时,他表示“没有到这种地步”,“美国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采纳了我们的意见”。但2000亿美元的全额现金投资是一个令人感到有负担的金额,如何选择投资对象和分配收益等也是问题。
22日,政策室长金容范在出国前于仁川机场会见记者时表示:“此行不是为了满足美国要求的最终方案,而是为了制定一个最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谈判方案。”接着他说道:“虽然两国在很多争议点上意见已经接近,但还有一两个领域存在激烈的对立”,“为了在这些争议点上达成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解决方案,我再次出访。”
韩国政府须动用所有“可用外汇”
韩国银行行长李昌镛20日在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的国政监察上表示:“在不给外汇市场造成冲击的情况下,一年内可筹集的外汇规模在15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每年250亿美元”是须动用韩国可用外汇的最大金额,对韩国政府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但由于美国也了解韩国可用外汇的规模,反而可能将其视为“能从韩国拿到的最大限度”。一位政府人士当天表示:“听说李在明总统在听取了21日访美的政策室长金容范等人的汇报后,非常生气。”可以认为是美国依然提出了令人有负担的要求。
尚不清楚“8年里2000亿美元”是否全部要求为现金,是否包含部分可偿还的贷款。投资收益分配也是一个重要的争议点。金容范上个月底曾公开表示,美国要求将对美投资的收益按韩国10%、美国90%的比例分配。关于这种投资收益分配率,两国之间也必须达成共识才能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根据美国和日本上个月4日发表的谅解备忘录(MOU),美日在投资金回收期间,双方各分得50%的收益,在投资金回收后,美国拥有90%的收益。韩国方面坚持认为,在投资金回收期间,韩国应获得90%的收益,但美国可能会以降低现金投资比重为条件,要求韩国接受与日本相同的条件。
特朗普希望进行“巡防庆祝仪式”
有分析认为,提出“8年里每年分期投资250亿美元”这一方案的背景是,特朗普将于26日开启其第二任期的首次亚洲出访。在29-30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前,特朗普将访问马来西亚和日本。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据了解,特朗普将在日本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会谈,大力宣传自己吸引对美投资的成果。”因为他之后会前往韩国,所以他希望公布包含巨额对美投资计划的“协议书”。
但金容范表示:“韩国政府没有考虑过仅因APEC这一特定时机而留下重要的争议点,仅凭部分达成共识的方案来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两国必须就能够落实7月31日双方达成的协议的整个谅解备忘录达成共识,才能作为成果结束。”主旨是说,不会为了配合韩美首脑会谈而勉强发表仅包含部分议题方案协议事项的谅解备忘录等。
与此同时,金容范还说:“去年8月在华盛顿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上,两国达成了许多临时性协议,其中包括正在由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协调的安保议题等。我们期待在完成贸易方面的谅解备忘录部分后,能发表贸易领域的成果,同时一次性对外公布这些成果。”
金容范和金长官在美国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会面后,当天即刻回国。如果这次韩美仍未能达成协议,那么谈判可能会一直持续到APEC之后。金容范当天表示:“谈判是有对手的,而且情况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很难预先断言。”总统室方面人士说:“目前的情况取决于美国是否会改变原有的立场,接受我们提出的方案。情况既不乐观也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