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典範 教廷宗座科學院長:汲取教訓意義重大【專訪】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21日專電)台灣應對COVID-19疫情成為全球典範,教廷宗座科學院長涂克森樞機受訪指出,國際現今仍應從疫情汲取教訓,致力破除疫苗迷思,探索草藥療效,針對疫情暴露教育與就業體系、食物供應鏈的脆弱性,提出改善之道。
教廷宗座科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創始於1603年,是歐洲最古老科學院,成員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院長涂克森(Peter Turkson)樞機主教昨天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到前副總統陳建仁、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台灣旅美教授紀駿輝日前出席會議分享台灣防疫成功經驗,並與各國專家共商,如何應對未來全球疫情挑戰。
涂克森表示,宗座科學院過去曾兩度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為主題舉行會議,從科學與醫療層面切入,這次會議聚焦「社會韌性」,從疫情帶給人類的衝擊與後果,展望未來因應措施,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涂克森解釋,他自身參與的角色轉換就很有趣,在擔任科學院院長前一職務,是擔任教廷「促進整體人類發展部」部長,當時正好碰到COVID-19疫情爆發,教宗指示他成立專案小組,透過視訊會議等各種方式和各界接觸,了解疫情衝擊、防疫經驗、解決方案,再基於各地需求籌措支援物資。
涂克森說,當時透過專案小組機緣,台灣駐教廷大使館捐贈了許多呼吸器、口罩,給全世界需要的國家,此專案小組的任務不僅要與各國單位保持聯繫,另一任務是提供疫情最即時資訊給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讓教宗據此向世界發言。
涂克森表示,他過去有處理疫情實際經驗,如今則在科學院會議檢討疫情影響,他認為這種回顧非常重要,因為台灣一定也有許多人聽過一種說法,宣稱接種COVID-19疫苗有害,包括他家族都有成員認為接種疫苗會造成生病、死亡、後遺症,在疫情當下局勢變化很快,無暇顧及細節,現在是回頭用科學角度檢視疫苗的好時機。
涂克森表示,從整體公衛措施面,COVID-19疫情也帶來許多一般性教訓,最基本的是「推廣良好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戴口罩、打噴嚏要遮住口鼻,這些良好公衛習慣若被延續下來,不只可對抗疫情再起,對預防各種病毒感染也都有助益。
談到社會韌性議題,涂克森分析,COVID-19疫情暴露了人類社會許多從前未被注意的「脆弱性」,包括就業結構與教育體系的缺失,很多人在疫情中失業,孩童因為隔離不能去學校,要遠距學習面臨困難。
涂克森說,他來自非洲迦納,「食物供應鏈」的脆弱性更是切身議題,在歐洲大城市如羅馬,人們在疫情時仍可透過連鎖超市購買食物,「但在我生長的世界,迦納需要從農村供應食材到市場,因為疫情人們不能旅行,市場上就會找不到食物。」
除了社會韌性議題,涂克森說,COVID並未完全消失 ,現在醫界仍在探討「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它的定義為何,是否還算一種COVID都有辯論,但許多臨床症狀確實存在且影響人類生活,必須加以了解以因應下次可能爆發的疫情。
涂克森表示,在研發預防性疫苗之外,也希望人們不幸染疫時,能獲得更有效治療藥物,因此科學界需要鼓勵政府、藥廠積極投入研發。
台灣在疫情時曾研發中藥「清冠一號」,涂克森表示,植物性草藥在疫情中被認為很有療效,此次有一位非洲喀麥隆主教與會,他來自草藥學家族,在COVID-19爆發時他曾用一些植物研發治療草藥,他此次在會中特別把產品送給一些專家,或許透過科學實驗室檢驗,能證實這些藥草有無副作用,或有無真實療效。
涂克森說,疫情凸顯了植物性草藥的功效,尤其對一些無法輕易享受現代醫療的國家更重要,在疫情時期,曾有位美國政要來拜訪他,對方幕僚事前特別提醒,希望不要談到治療疫情草藥的話題,怕引起某些團體不快,但他相信研發治療方式重點應該「不是經濟、而是生命」。
涂克森表示,此次COVID-19影響檢討會議,將匯集包括台灣經驗等各方專家意見,寫成一份各語言版本的聲明,提供給國際產官學界,同時替未來提出建議,萬一再度爆發全球性疫情,希望人類社會可以避免重蹈覆轍。(編輯:田瑞華)1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