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埃和平協議46週年 專家重批中東和平希望渺茫
(中央社記者施婉清開羅28日專電)1979年3月26日經由美國協調,以色列和埃及領導人在美國簽署「以埃和平協議」。近半世紀後的今天,以巴戰火未歇,埃及政治專家重批,和平協議的核心─巴勒斯坦問題至今未解決,中東和平希望極渺茫,甚至可能已消失。
以埃和平協議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第一份和平協定,對於中東實現和平具有重大意義,不僅讓簽署和平協議的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和以色列總統比金(Menachem Begin),在197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因居中協調促成協議達成,以埃和平協議也成為他政治生涯上最大的外交成就。
以色列在1948年建國期間占領巴勒斯坦人土地,並與阿拉伯國家展開4次以阿戰爭(中東戰爭),直到1979年3月26日,以色列和埃及簽署「以埃和平協議」(Israel-Egyptian Peace Agreement)才扭轉中東的外交與軍事關係,也為以色列、埃兩國持續30年的戰爭狀態劃下句點。
今年3月26日是埃及與以色列簽署「以埃和平協議」(Israel-Egyptian Peace Agreement)46週年;然而,埃及前外交部次長哈里迪(Hussein Haridy)27日在埃及媒體「金字塔報」(Al Ahram)評論稱,今年是「以埃和平協議」最令人黯然神傷的紀念週年。
哈里迪解釋說,「以埃和平協議」前言中的「簽署國雙方為該地區尋求全面和平以及全面解決以阿衝突」是和平協議的基礎,而「全面」即是隱晦暗指巴勒斯坦問題。因為在簽訂以埃和平協議的前一年(1978年),以埃雙方先在美國大衛營簽署中東和平架構協議「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大衛營協議明確承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
哈里迪直指,過去這16個月來,以色列持續攻擊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地區,導致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且以色列違反1月15日簽署的加薩停火協議,關閉加薩地區所有關卡阻擋援助物資進入、切斷加薩地區水電,甚至強迫巴勒斯坦人撤離加薩和西岸地區。
另外,中央社記者27日另與一名和平協議埃及代表團成員之子阿里.伊布萊希(Ali Ibrashi)訪談。阿里的已故父親佛紀.伊布萊希(Fawzi Ibrashi)曾任埃及外交部次長,在以埃協議期間是埃及外交部法律與條約負責人(Head of Legal and Treaties Department),也是埃及代表團起草有關以色列從西奈撤軍階段和巴勒斯坦問題的次級協議關鍵成員。
阿里回憶當時情景說,佛紀並不支持戰事,因此樂觀抱持和平解決以阿衝突的態度。佛紀認為,和談應該可以突破埃及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十月戰爭)」(第4次以阿戰爭)中所取得的戰事成果。
以色列先在1967年「六日戰爭」中,從埃及奪下西奈半島;而在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發動的「贖罪日戰爭」中,埃及又拿回一小部分西奈半島。
阿里稱,經由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居間協調,以埃先在1978年達成「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做為擬定「以埃和平協議」的中東和平架構協議。接著透過協議,以色列也同意歸還西奈半島。以軍在1979年到1982年間,從西奈半島分三階段撤軍的時程、人員分配、安全部署等協議內容,即是由佛紀負責撰寫。
為紀念以色列軍隊於1982年4月25日完成全數撤出西奈半島,埃及政府將每年4月25日訂為「西奈解放日」(Sinai Liberation Day)國定假日。
阿里強調,以阿衝突的核心問題始終就是巴勒斯坦人的領土和權利問題。意即,只要「巴勒斯坦領土」未能解決,獲得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接受,中東就難以實現和平。而簽署埃以和平協議的核心宗旨,即是要解決巴勒斯坦人的領土和權利問題。
阿里另外指出,絕大多數的埃及人都認為,巴勒斯坦人現居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和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就是他們固有的領土,以色列不應強占,更不應驅離他們,要求他們搬遷至其他國家。
哈里迪評論同樣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跡象可表明,中東地區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會變得更好。戰爭不僅成為以色列極右派政策的工具,且美國總統川普對以色列表現前所未有的無限大支持,想盡辦法對巴勒斯坦人趕盡殺絕,將他們驅趕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土。
阿里回顧這份有父親參與草擬工作的以埃和平協議時另提到,當時應可再將巴勒斯坦建國問題明確納入,且招集阿拉伯地區其他國家共同參與,以破解以色列的「分治」(Divide and Conquer)手段,讓以色列難以透過「屯墾區」政策(settlement),一塊一塊地吞食巴勒斯坦土地。
現在以色列極右派政府對巴勒斯坦人民所採取的強硬手段日漸激烈,阿里認為,透過全世界媒體的傳播,幾乎已完全透明地暴露在陽光下,不再受過去西方主流媒體偏頗的掩蓋。
哈里迪在評論中特別提醒,以色列方於3月22日核准成立一個針對加薩「自願向外移民」的監督機構。且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報導稱,以色列正在加薩進行的軍事行動,有利於促進加薩人民自願移民的措施。以色列財政部長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也宣布,要為約旦河西岸13個以色列定居點賦予「獨立」權,擺明要奪取巴勒斯坦人土地。
極右派的史莫特里奇在媒體上表示;「我們將繼續領導監管屯墾區正常化……這是我們邁向對朱迪亞-撒馬利亞區(Judea and Samaria,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官方稱呼)掌握實際主權的重要一步。」
阿里認為,現在埃及與以色列的關係屬於緊張的「冷和平」,而且和哈里迪一致認同,在巴勒斯坦問題獲得全面解決之前,中東難以實現全面持久和平。哈里迪甚至重批,史莫特里奇的言論無疑是大衛營協議的喪鐘;中東實現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希望仍然遙遠,甚至已消失。(編輯:高照芬)1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