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薩克森邦哥利茨縣長麥爾。圖為2024年9月在哥利茨縣齊陶市舉行的「台灣日」活動中,接受中央社訪問畫面。中央社記者林尚縈齊陶攝 114年9月28日
德國薩克森邦哥利茨縣長麥爾。圖為2024年9月在哥利茨縣齊陶市舉行的「台灣日」活動中,接受中央社訪問畫面。中央社記者林尚縈齊陶攝 114年9月28日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8日專電)德國薩克森邦60人代表團本週末啟程赴台,展開一系列經貿與學術交流。有「德國好萊塢」之稱的哥利茨縣縣長麥爾也隨團同行,盼藉當地歡迎文化,爭取台灣半導體相關投資與人才。

哥利茨縣位於德國最東側,與波蘭、捷克接壤,兩德統一後長年面臨人口外移與勞動短缺問題。去年台積電正式宣布在德勒斯登(Dresden)設廠,距離工廠約1小時車程的哥利茨縣看見發展機遇,積極向台灣招手,望共乘德勒斯登半導體列車。

由薩克森(Sachsen)邦長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率領的60人代表團,今天展開在台訪問,團員包括邦政府經濟部長潘特(Dirk Panter)、科學部長根可夫(Sebastian Gemkow)及邦議會議員。麥爾(Stephan Meyer)則是薩克森邦5個縣中唯一隨團訪台的縣長。

根據薩克森日報(SZ),麥爾此行帶著英文簡介,列出哥利茨縣(Görlitz)適合設廠的工業用地與廠房,並在行前向台灣駐德代表處了解可能的投資需求。

麥爾表示,哥利茨要營造外籍專業人才願意留下的環境,認為唯有讓國際人才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安心與尊重,地方才能真正受惠於半導體產業聚落的發展。

在德國,「歡迎文化」(Willkommenskultur)一詞最早用來形容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爆發後,德國社會接納難民的氛圍,如今也常被地方政府與企業延伸用來指留住外籍專業人才所需的友善生活與社會環境。

排拒移民的另類選擇黨(AfD)今年國會大選後躍升為全國第二大黨,也讓外籍人士更憂心在德國工作是否會遭到歧視或不友善對待。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地方政府推動「歡迎文化」的努力,被視為能否吸引國際人才的關鍵。

麥爾因此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歡迎文化」,擴大舉辦跨文化週,去年更在期間設置「台灣日」,透過展覽、講座和市集活動,讓當地學生與居民透過不同面向認識台灣。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哥利茨因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群,被譽為「德國好萊塢」(Görliwood),每年吸引多部國際電影如「布達佩斯大飯店」、「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到當地取景。縣府也希望結合這個文化特點,展現對國際工作者友善的「歡迎文化」。

學生時代曾隨基民盟(CDU)青年部訪台的麥爾,對台灣抱有親近感,他去年主動接觸台北駐德代表處,是薩克森邦最積極藉台積電赴德設廠,擴大與台灣合作、爭取台灣半導體相關投資與人才的地方縣市首長。(編輯:張芷瑄)1140928

德國東部城市哥利茨以保存中世紀到近代的歷史建築群聞名,經常成為國際電影取景地,被稱為「德國好萊塢」。(哥利茨市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9月28日
德國東部城市哥利茨以保存中世紀到近代的歷史建築群聞名,經常成為國際電影取景地,被稱為「德國好萊塢」。(哥利茨市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9月28日
哥利茨縣近年積極與台灣接觸,2024年舉辦「台灣日」,特別將台灣國旗印在該縣齊陶市官方重要訪客簽名簿,並邀請時任駐德代表謝志偉代表台灣簽名。中央社記者林尚縈齊陶攝 114年9月28日
哥利茨縣近年積極與台灣接觸,2024年舉辦「台灣日」,特別將台灣國旗印在該縣齊陶市官方重要訪客簽名簿,並邀請時任駐德代表謝志偉代表台灣簽名。中央社記者林尚縈齊陶攝 114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