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外國人與公司大買日本農地 中國人最多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日專電)日本今年7月參議院選舉,「日本人優先」的選舉政見成為焦點,尤其是日本土地被外國人大買一事引發熱議。日本官方調查顯示,僅是2024年外國人或外國法人買日本農地就多達175.3公頃,為2023年的2倍,其中以中國人居多。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僅是去年就被外國人或外國法人購得了175.3公頃的農地,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那麼多。
外國法人,包括住在海外的外國人為主要股東或董事的法人在內,去年購得日本農地的情況有3例,都是中國的法人,購買了茨城縣行方市的0.9公頃、山梨縣甲州市及愛媛縣西條市各0.2公頃農地。
此外,旅居日本的外籍人士中,有377人購買了總計95公頃的農地。包括102名中國人、42名韓國人、42名巴西人、27名美國人、24名越南人、15名斯里蘭卡人。
旅居日本的外國人為主要股東或董事的法人32家共購得了79公頃的農地。以國籍別來看,以中國籍、韓國籍居多。
日本農地被海外人士或法人購買的情況,以年別來看,2022年被購買了154.1公頃。2023年一度減少,但2024年再度增加。
日本農林水產省(相當於農業部)農地政策課表示,「根據農地法,不得以投資為目的進行農地的取得。這些農地是基於耕種的目的被收購的」。
該課說明指出,「外國人或外國法人去年購得的土地僅占日本全國農地的0.004%,不能一概而論是有增加的傾向」。
2023年9月起,日本對於農地取得者設有須把國籍、居留資格向農業委員會報告的義務,但農林水產省對於在此之前農地被購買的狀況並未確實掌握。
日本農林水產省農地政策課的主管表示,「農地台帳(記載家庭狀況、就業狀況、務農狀況等)今後如果制定持有者國籍的措施的話,應該就可釐清至今全國農地有多少被外國人或外國法人購得」。
產經報導提出質疑指出,日本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之際,並未加入限制外國人取得土地的保留條款。日本政府對外資管制的「寬鬆」情形,究竟要持續到何時?
除了農地之外,J-CAST新聞網日前報導,近年來,中國人大量購得以北海道為主的土地。尤其是今年,北海道俱知安町一名中國男性擔任企業負責人未經許可濫砍森林,給當地人帶來不安。
針對此事,目前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正在進行總裁(黨主席)選舉,候選人茂木敏充日前就指出,「已對當地造成極大的不安」。
報導說,在日本,不論是外國人個人或法人都可以取得土地,這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制度。
菲律賓就禁止外國人持有土地。美國原則上採自由取得的措施,但攸關國家安全保障的案件,須接受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嚴格審查。
日本基於安全保障上的觀點實施部分限制,2022年施行「重要土地等調查法」規定,自衛隊基地、核電廠、機場周邊、國境離島等,日本政府可針對外國人在內的土地持有人、利用人課以報告的義務,但針對土地取得並無審查機制。(編輯:吳柏緯)1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