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琉球學」獲國家扶持 解構日本歷史敘事
(中央社台北19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說後,中國輿論即掀起「琉球地位未定論」。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今天發表文章說,「琉球學」入選中國國家級「絕學學科」扶持計劃,關乎中國在複雜地緣格局中「話語體系的構建」,且象徵中方參與「東亞歷史敘事的重塑」。
這篇文章並直言,「琉球學」是一項「破立結合」的研究。其中,「破」在於「解構日本單方面對吞併歷史的片面敘事」。
「絕學學科」扶持計劃是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院2024年啟動的專項計劃,旨在扶持「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冷門學科」,推動其研究、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此後,福建師範大學設置的「琉球學」學科,今年9月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絕學學科」扶持計劃中的2025年度資助學科。而高市早苗11月7日發表「台灣有事」說後,該校即在15日舉行「紀念中琉關係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琉球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宣傳意味十分明顯。
這篇文章首先宣稱,近年來,中外學界對琉球問題的關注「持續升溫」,研究成果不斷出現,並已「逐步上升至學科體系建設層面,『琉球學』的成立是水到渠成」。而福建師大首創的中國「琉球學」學科項目已獲官方批准正式啟動,即因此受到關注。
文章又說,琉球群島的地緣處境、戰略選擇及其未來走向,不僅關乎自身命運,也牽動周邊國家與地區的安全關切。而自1879年日本併吞琉球至今,關於琉球群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法理爭議始終存在」。
這篇文章主張,「琉球學」是一門對琉球地理、政治、文化及中琉歷史、琉球東亞關係史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研究的學科,其定位「與中國學、韓國學、日本學並列」,而非僅作簡單區分。有關琉球地位、社會現狀、美軍基地等很多現實問題的討論「都需要這一學科作為支撐」。
文章說,「琉球學」是一項「破立結合」的研究。其中,「破」在於解構日本單方面對吞併歷史的片面敘事。像是日本一些人大肆宣揚「日琉同祖論」,不承認對琉球王國的武力吞併,不認可琉球王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些錯誤敘事正是日本對琉球實施同化政策的邏輯基礎」。
文章宣稱,當前美日正加快推進琉球群島的「軍事要塞化」,而「琉球學」入選中國國家級「絕學學科」扶持計劃,意味著「中國學界正以學術理性參與東亞歷史敘事的重塑」,中國「琉球學」研究將告別以往零散化、碎片化的狀態,未來發展將呈現體系化、融合化與國際化等趨勢。
這篇文章最後聲稱,中國「琉球學」研究的意義不僅限於學術層面的拓寬,更關乎區域「和平的持久維護、歷史正義的伸張」,以及中國在複雜地緣格局中「話語體系的構建」。(編輯:邱國強/陳鎧妤)114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