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越 “竹子外交”现新难度
2025-04-14T11:29:42.471Z

(德国之声中文网)习近平本周将访问东南亚三国,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4月15日至18日访问马来西亚和柬埔寨。
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呼吁“要加强在东亚合作”,要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澜湄合作)机制内协调配合。
习近平在文中表示,中国欢迎“更多越南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并“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越投资兴业”。他呼吁中越两国“拓展5G、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
越南谋求中越合作项目,盼达成约40项协议
此次出访正值中美贸易紧张之际。中美两国不断互提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已高达145%。而越南正在就削减美国威胁征收的46%对等关税进行谈判。以期在全球关税暂缓协议于7月到期后避免正式被征税。
此次访问也是习近平18个月内第二次访问越南,旨在巩固与战略邻国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商南下以规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征收,越南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中国投资。
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Bui Thanh Son)表示,两国有望签署约40项涉及多个领域的协议,并指出,河内希望加强在铁路、农业贸易以及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尽管尚不清楚这些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或涉及资金承诺。
越南同意通过使用中国贷款建设与中国相连的新铁路,这被视为一项提升互信、加强双边联系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未公布任何贷款协议。同时,中国也在寻求越南对其国产飞机——如中国商飞COMAC,给予适航认证,以拓展国际市场。这些飞机迄今为止一直难以寻得外国买家。
“竹子外交”战略 – 在中美之间走钢丝
尽管中越经济联系紧密,南海主权争议问题频频出现紧张态势。越南对北京在南海问题上日益强硬的姿态感到担忧。中国声称拥有几乎整个南中国海的主权,但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对此存在争议。
此外,越南为避免关税而向美国做出的让步也可能激怒北京,这些让步包括限制部分对华贸易,以及允许埃隆·马斯克在越南部署“星链”(Starlink)卫星通信服务。
越南近几个月来已对多种中国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并取消了对低价进口包裹的税收豁免,以控制廉价中国商品的流入。
长期以来,越南一直奉行所谓“竹子外交”战略,即努力与中美两国同时维持良好关系。
但习近平在其署名文章中坚称,北京和河内可以通过对话解决这些争端。习近平写道:“我们要妥善管控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在有关南海问题上习近平认为中越两国“完全有能力、有智慧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好海上问题。”
塑造自身为稳定替代者
习近平此次东南亚之旅还将前往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两个国家也面临分别高达24%和49%的美方关税威胁,近期已主动与美方展开沟通,寻求豁免。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越南是2024年东南亚地区中国商品的最大买家,全年进口额达1619亿美元,其次为马来西亚,为1015亿美元。
特朗普本月宣布了全面加征关税,导致全球市场陷入混乱,随后又基本撤回。相较于反复无常的特朗普,北京则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稳定的替代者。
习近平因此在文中重申北京立场,即:“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尽管并未直接点名美国。习近平还敦促中越两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未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从而“为这个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法新社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