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協助北韓滲透美企 中國與台籍人士遭起訴
2025-07-01T05:10:31.835Z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司法部週一(6月30日)發布聲明,宣布起訴1名美國公民、6位中國人和2位台灣人。檢方指控,涉案人士涉嫌盜用80多名美國公民的身份,協助北韓特工假扮的IT人員從上百家美國企業獲得遠端工作機會,替北韓政府賺取了武器研發的資金。
根據起訴書,此詐騙網絡的主要組織者是美國公民王振興(Zhenxing “Danny” Wang,音譯),他已遭到逮捕;參與其中的還包含黃靖斌、周寶玉等6個中國公民,和劉孟婷、劉恩等2位台灣公民亦遭起訴。
涉案的4名北韓網路特工:金光鎮(Kim Kwang Jin,音譯)、鄭奉柱(Jong Pong Ju,音譯)、姜泰福(Kang Tae Bok,音譯)和張南日(Chang Nam Il,音譯),已遭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通緝。
據悉,北韓特工受雇美國企業期間,不只定期領美企薪水,還竊取公司的虛擬貨幣資產,進一步洗錢。檢方指出,受騙雇用北韓人的美國企業包含名列《財富》雜誌全美500強的公司,但並未公布這些企業名稱。
此案分別由麻薩諸塞州檢方起訴美國、中國和台灣人士;喬治亞州檢方則起訴4位北韓人。這些人涉嫌電匯詐騙、洗錢、竊取身分等罪名;此外,他們也被指控違反《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未經美國政府授權提供金融等服務給遭經濟制裁的北韓,且導致美國企業在不知情狀況下違規。
北韓因研發核武器和從事核試驗,遭聯合國和許多歐美國家制裁多年;為了規避各種貿易禁運和制裁、設法獲取飛彈和核武等武器研發所需的資金,北韓政府訓練許多網路特工從事跨國電匯詐騙。
相关图集:盘点朝鲜近年发射的那些导弹









喬治亞州檢察官賀茲伯格(Theodore S. Hertzberg)說,此案突顯北韓對於僱用遠端IT員工的美國公司構成「特殊威脅」。
麻薩諸塞州檢察官佛利(Leah B. Foley)則表示,「北韓政府部署了數千名受過訓練的網路特工,讓他們混入全球的數位勞動力,有系統地對美國企業下手」。
來龍去脈
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資訊,2021年至2024年10月間,王振興和另一位美國公民王可嘉(Kejia Wang,音譯)經營了一個協助北韓人獲取美企工作的網絡,並賺取了500多萬美元的收益。
為了讓受害的美國企業相信自己雇用的遠端IT員工是在美國境內,王振興、王可嘉等6位美國人設置了所謂「筆電農場」,也就是將美國公司提供的筆記型電腦放在他們住處或其他場所,再使用軟體讓北韓特工得以從海外遠端存取。
此外,王振興等人設立多家空殼公司,讓這些北韓IT員工看起來像是曾隸屬於合法的美國企業;他們也設立帳戶來替北韓特工收取美國企業的薪資,再轉到海外。
王可嘉則負責許多溝通事務,2023年還曾親赴中國瀋陽和丹東等地,跟北韓網路特工見面。北韓人為這些美國公民提供的上述服務支付了近70萬美元的費用。
調查過程中,美國檢方橫跨16州,搜索了29處已知或疑似為「筆電農場」的地方,扣押200多台電腦、29個帳戶,破獲21個欺詐網站。受害公司的法務、網路維修及其他損失費用達300多萬美元。
北韓特工「假身分」行動
美國起訴書指,金光鎮和鄭奉柱用北韓證件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從事業務。2020年12月和2021年5月,兩人分別以假身分受雇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區塊鏈研發公司和塞爾維亞的虛擬代幣公司。
取得雇主信任之後,他們獲指派一些能接觸到公司虛擬貨幣資產的任務,總共竊取了價值約90萬美元的虛擬貨幣,接著透過Tornado Cash平台洗錢,再把資金轉到另外兩名同夥用馬來西亞假身分開設的帳戶。
北韓特工還曾獲取敏感的雇主資訊和安全碼,受害者包含一間位於加州、開發人工智慧(AI)驅動設備的企業:2024年1月至4月,該公司有一部分受《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管制的敏感資訊遭北韓人竊取。
事實上,今年4月,Google公司的威脅情報小組就曾發布報告指,越來越多北韓人以遠端IT員工身分受雇於歐洲企業,企圖滲透其內部資訊,其中一起案例中有一名用12種假身分的北韓人,試圖在國防產業和政府部門尋求工作機會。
美國密蘇里州去年12月也公布類似案件,總共起訴14名北韓公民。為因應上述威脅,美國政府近年也制裁多個跟北韓有關的組織。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