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9-30T13:52:35.340Z
德语媒体:欧盟的燃油车禁令只能令中国获利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有关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规定是两年前出台的,但这一禁令现在却在德国朝野引起了激烈的争执,要求取消或弱化欧盟禁令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报》发表评论写道,相关争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燃油车禁令将使欧洲人陷入对共产党中国的绝对依赖。这篇题为《燃油车禁令的严重后果堪比退出核能发电》的评论写道:

“当今世界,独裁势力正在展开同自由力量的激烈较量。在乌克兰和中东,这场较量已经演变为军事冲突。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争夺经济主导地位的较量。就目前而言,计算机、手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而在汽车工业,确切地说在燃油车工业领域,美国和德国仍暂时保持领先。

而向电动车转型的趋势,正在使德美的领先优势发生变化。中国在全球电动车产量中的占比,今天就已超过60%。来自中国的电动车价格低廉、电子设备性能出众、而设计造型也远比欧盟竞争者更有吸引力。毫无疑问,大众和宝马等车企确实错过了研发电动车技术的绝佳机会。然而,现在欧盟却要越俎代庖,帮助这些私人车企弥补过失。据说,政界之所以要出台燃油车禁令,目的是想鼓励车企更加努力地研发绿色技术。”

《世界报》评论指出,在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其实中国的例子最具代表性。中国从未出台过燃油车禁令,而且新能源车在新车销售中的占比虽然高达50%,但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油电混合车。

”是否应修改欧盟禁令,现在已经引起了争论,而这种争论实属必要。“

”是否应修改欧盟禁令,现在已经引起了争论,而这种争论实属必要。因为一旦燃油车禁令开始实施,潮水般涌入的中国车将严重威胁欧洲市场。而德国汽车工业更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果加上零配件供货商,这将直接涉及320万个就业岗位。 除非我们的企业能比中国竞争对手更好、更便宜地实施生产,否则下滑趋势将难以逆转。而鉴于中国政府为电动车厂家提供的慷慨补贴,德国企业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而短期内同样难以改变的是:电动车离不开钕、镨和镝等稀土元素,它们是电机中高性能永磁体的关键材料。全球70%的稀土来自中国,而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在将这种准垄断地位当作政治施压手段,例如2010年与日本的岛屿主权之争以及现在的中美贸易冲突。一旦中国对台动武,引发东西方的相互制裁,那么我们的电动车生产就将全面陷入瘫痪。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禁止燃油车的严重后果,堪比当年退出核能发电的决定。正是由于德国退出了核能,才导致了2022年普京悍然入侵乌克兰之时,德国天然气进口55%依赖俄罗斯的窘迫境地。”

气候保护:中国将欧美甩在了后面

本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宣称,所谓“气候变化”只是一个谎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宣布了推动绿色科技和减排努力的具体目标。而与此同时,欧盟内部仍纷争不断,一直无法出台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法兰克福评论报》就此写道:

“中国正以全球罕见的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不断有巨型的太阳能发电场与风力发电场投入使用。电动车市场方兴未艾,数以百万计的电动车已经行驶在中国的道路上,而快速充电设施也已相当普及。此外,中国还在推动一场储能技术革命,继锂电池之后,钠电池也即将投入使用。这一切都已说明,北京已经意识到,绿色科技绝不是一种负担,而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是在全球市场上的增长引擎。  

美国总统特朗普:气候变化只是一场“骗局”。

有鉴于此,中国提出的减排目标虽然略显谨慎,但其政治意义却非同小可:特朗普寄希望于《巴黎协定》的破产之时,中国却在加强同全球多边减排进程的绑定,为自己平添了地缘政治层面上的份量。北京一边为自己打造‘负责任行动者’的形象,一边也在未来关键产业上赢得了竞争优势。       那么欧洲又在做什么呢?欧盟又一次未能就明确的减排目标达成共识。欧盟本可以在气候保护领域扮演主导角色并向世人展示,气候保护和民主与社会平衡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欧盟和各成员国是时候警醒了,否则欧洲将被北京远远抛在后头。”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