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法新社、路透社)
2025-11-21T15:31:55.933Z
坦赞铁路将得到更新改造(资料图)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四(11月20日),中国与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发表“关于携手打造坦赞铁路繁荣带的联合声明”。该铁路项目协议价值14亿美元,计划对坦赞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该铁路连接内陆国家赞比亚和印度洋沿岸港口——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周四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坦桑尼亚副总统恩钦比共同出席坦赞铁路“激活项目”开工仪式。李强是28年来首次访问赞比亚的中国总理。

李强表示中方愿同赞、坦两国一道努力,让这条铁路“为坦赞两国乃至整个非洲的发展注入更多动能”。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说,坦赞铁路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线,“我们把坦赞铁路看作一条经济走廊。”

坦赞铁路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出资修建的,旨在促进铜的出口以及经由坦桑尼亚的燃料进口。它至今仍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中国铁路总公司一位代表表示,激活工程预计耗时三年左右,全长1860公里,包括线路升级、采购800多台新机车以及修建桥梁和隧道。该官员称,工程完成后,货运量预计将从目前的每年10万吨提升至240万吨。

坦赞铁路2.0 vs.“洛比托走廊”

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一直致力于开发非洲大陆的自然资源,包括铜、金、锂和稀土矿产。中国也是赞比亚​​的主要债权国,在其采矿业持有大量股份。赞比亚是非洲第二大铜生产国(仅次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也是世界第七大铜生产国。

据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年间,中国企业在赞比亚投资约60亿美元,几乎全部集中于金属行业。

解码中国:中国有意扩大在非洲的影响

 

坦赞铁路更新改造工程被视为与美国和欧盟支持的“洛比托走廊”竞争的项目。后者铁路线从刚果民主共和国经赞比亚到安哥拉洛比托港(Lobito),连接内陆矿区和大西洋,也是利用旧有铁路升级扩建的工程。

该项目已获得美国、欧盟和其他机构的融资。去年9月,南部非洲开发银行(DBSA)与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合作,承诺为安哥拉洛比托走廊铁路项目提供高达2亿美元的资金。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也流露出对包括刚果在内的非洲国家关键矿产资源的兴趣。

中国官媒称,坦赞铁路的激活是“一带一路”的又一旗舰项目。去年9月,中国与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一年后项目在北京签约。目前工程已正式开工。建成后中国将获得为期28年的特许经营权,之后运营权将移交给赞比亚和坦桑尼亚。

德语媒体:中非合作真是互惠互利吗?

相关图集:中国在非洲--赞比亚调查(8): 卢萨卡的“中国味”

卢城华埠: 乍一看,会误以为这是中国某个小城市的一角。其实,这是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中国市场(JCS Food Market)。在这里,人们可以购买蔬菜、水果、海鲜甚至手机等小电器,也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国菜肴。
买菜吃饭:来这个市场买菜、吃饭的,大多是中国面孔——主要是中国大企业派驻卢萨卡的员工。卖菜、帮工和打扫卫生的,则大多是赞比亚人。
川味后厨:这是市场上一家川味馆子的后厨。中国厨师掌勺,几名赞比亚人打下手。在中午时间点菜的人很多,大厨一直在忙着炒菜。
“向中国人学习”:在中国市场卖菜的的这两位姑娘表示,自己才来这里不久,生意一般般。右边的姑娘说,中国人不错,“我们可以从中国人身上学如何做生意”。不过她们俩均表示,从没有过中国朋友。
“喜欢抱团”:另一位卖菜姑娘则有一位常来找她买菜的中国友人——图中的这位中工国际的外派业务员,他在赞比亚生活了13年。这位先生告诉德国之声,他非常喜欢卢萨卡,很习惯这边的生活。“我融入的不错,但好像是一个个例。不过大多数(中国)人恐怕做不到。……中国人一般比较喜欢抱团。”
满意的雇员:在市场一家海鲜摊工作的这位赞比亚姑娘(左)笑着说,她的中国老板(右)付的薪水“挺高的”。短短数分钟,就有数名中国顾客前来选购海鲜,看起来生意不错。
保洁姑娘:这个市场提供各种不同的中国风味,既能吃到北京烤鸭,也能吃到麻辣小龙虾。不过残羹冷炙需要打扫。这位赞比亚姑娘负责市场清洁工作。看到有人拍照,正在扫地的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熊猫迎客:市场外赫然矗立着这只“大熊猫”,仿佛在迎接往来的宾客。在卢萨卡以及整个赞比亚,完全看不到麦当劳——“山姆大叔”没有进入这个国家,来这里的是“四川饭店”、“亚洲超市”,还有这些被看作中国国宝的“大熊猫”。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