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15:22

案例一:34岁的南某最近辞去了工作,进入了研究生院学习。南某觉得在职场工作再久也不会有前景,虽然现在不能挣钱,但因为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没什么大问题。不过,由于没有工作很难去相亲,所以想在研究生毕业以后再结婚。 

案例二:和父母住在一起准备聘用考试的30岁金某表示,父母不仅支付补习班的费用,还给零花钱和生活费。他表示,“如果想在补习班或读书室打工,父母会劝我‘不如在那个时间多学习’”。虽然深感抱歉,但年纪大就业就会更困难,所以现在除了学习,没有别的办法。

韩国35岁以上青年与父母同住比例
韩国35岁以上青年与父母同住比例

在韩国与父母同居的所谓“袋鼠族”青年比过去大幅增加。本月13日,首尔研究院的《首尔市民生活过程变化与贫困风险》报告显示,在首尔以35岁为准,与父母同居的青年比率1971~75年出生人口为20%,而1981~86年出生人口中则多达41.1%,增加了近一倍。从全国统计来看,从之前18.6%(1971~75年生)增加到32.1%(1981~86年生),增加了1.7倍左右。这意味着35岁左右和父母同居的青年在10年间增加了近2倍。  

韩国青年的“成年转换期”越来越晚
韩国青年的“成年转换期”越来越晚

据分析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就业”实现经济独立和通过“结婚”实现家庭独立过于迟缓。作为成人期的转折点,毕业、就业、结婚、分家4个指标从1986年到2021年呈缓慢增长的向上曲线。首尔研究院研究委员卞锦善(音)解释道,“4个指标中可以看出生平首次转换年龄日益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向成人过渡的年龄正在逐步推迟”。

韩国青年(15~29岁)独立越来越晚
韩国青年(15~29岁)独立越来越晚

那么究竟晚了多久呢?韩国统计厅经济活动人口调查显示,从大学毕业到就业所需的时间延长了半年以上。2024年大学毕业所需时间为51.8个月创历史新高。2007年(开始统计)为46.3个月,相当于又上了一个大学还多一个学期。

不仅毕业时间有所推迟,毕业后就业的时间也在延迟。以2024年为准,毕业后到就业所需时间为11.5个月,而2004年其时间为9.5个月比现在短了2个月。

预计这种现象今后可能会进一步深化,最近在社会上成为问题的“休息青年”的就业时间似乎更晚。韩国雇佣情报院今年3月发布的实态调查显示,有3189名“长期休息的青年”在没有努力就业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平均为22.7个月,接近两年,其中休息4年以上的长期休息青年达到了约11%。

除了经济独立,通过婚姻实现“家庭独立”的时间似乎更晚。初婚年龄在20年间从20多岁跃升到30多岁。2000年男性初婚年龄为29.3岁,女性为26.5岁,而2024年男性初婚年龄为33.9岁,女性为31.6岁,男女都推迟了近4~5年。生育年龄也随之推迟,女性生第一个孩子的年龄从2000年的27.69岁推迟到2023年的32.96岁,推迟了5年以上。 

专家认为经济不景气是青年独立迟缓的主要原因。中央大学社会学系名誉教授李炳勋(音)表示,“因为无法就业而赚不到钱,但房价却又很贵,所以选择和父母同居”。首都圈集中现象和企业偏好招聘有经验者也被认为是阻碍青年独立的因素。韩国劳动研究院研究委员姜东宇(音)表示,“企业偏好有经验的求职者,为了打造各种资历,整体上毕业和就业都会推迟,接着结婚和生育也会推迟”,“另外,好的工作聚集在首都圈,但房价又很难承受,因此与父母同居的比率在首尔特别高”。  

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该创造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优质工作岗位,并以此为基础创造青年自己管理自己收入和人生的环境”。  

如果对袋鼠族现象置之不理,可能会带来“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一点令人担忧。卞锦善(音)研究委员指出,“与其他国家不同,在韩国这种子女和父母同居会增加贫困风险”,“在韩国父母抚养成年的子女,如果不是高收入层这会导致耽误养老问题”。 

姜东宇(音)研究委员指出,“现在的父母一代相对有资产可以支援子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金流不足,容易受到疾病等生活的冲击”,“如果年轻人的过渡期持续推迟,子女和父母的生活质量可能会同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