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地面坍塌主因为下水道老化:三成使用逾50年“超高龄”
2025.04.15 14:46

据调查显示,首尔市约30%的下水管道已使用超过50年,属于“超高龄”。老旧下水道被认为是近期市中心频发地面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共同民主党议员陈善美15日从首尔市获取的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在总长1.866万公里的首尔下水道中,使用超过50年以上的达3300公里(30.4%)。
超过30年的更达6028公里(55.5%)。按标准,使用超30年即属于老旧管道。
特别是在钟路、龙山区、城北区、永登浦区等地区,使用超过50年的下水管道占比高达40%至50%。
其中,钟路区(53.5%)、龙山区(48.5%)、城北区(47.7%)、永登浦区(45.7%)、麻浦区(45.4%)、九老区(43.5%)和城东区(42.2%)的50年以上管道占比均超40%。
30年以上老旧管道比例最高地区依次为钟路区(66.3%)、道峰区(66.2%)、龙山区(65.2%)、永登浦区(63.6%)和瑞草区(63.2%)。
老旧下水管道是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其原理是从管道破裂的裂缝中渗出的水流会冲刷地下土壤,形成空洞导致地面坍塌。
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的数据,最近五年(2020至2024年)全国发生的867起地面坍塌事故中,因下水管道破裂导致的案例达394起(45.4%),占比最高。
首尔市每年投入约2000亿韩元用于改造100公里左右的老旧下水管道,但这一速度仍无法跟上管道老化的进度。巨额维修费用也成为难题。
首尔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每年需改造约150公里才能应对管道老化问题,目前正努力筹措额外资金”,“已向政府申请预算支援,现处于协商阶段”。
陈善美议员强调,“市民每日通勤的道路安全不能仅靠运气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透明公开安全相关信息,并尽快制定包括下水管道改造在内的预防复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