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原赔机构理事长认为反应堆报废目标面临严峻现实
【共同社3月28日电】对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报废作业进行技术指导的“原子能损害赔偿和反应堆报废等支援机构”理事长山名元近日接受共同社采访,关于日本政府和东电提出的2051年前结束报废工作的目标,他表示“可以看到现实很严峻”。对于是否应调整目标,山名称“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取出的施工方法尚未确定,还没到修改目标的时候”,暗示今后有可能进行探讨。
这是由于发生核事故的1至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的辐射很强,估计达880吨的燃料碎片取出作业预计不会一帆风顺。东电力争最快年内具体定下计划2030年代初启动的3号机组大规模取出燃料碎片的施工方法,山名透露称“(结合施工方法,)如有必要将建议政府修改目标”。
在一核1至3号机组发现,反应堆安全壳的上盖被高浓度放射性铯污染。取出装置到达燃料碎片的路径也存在强辐射等,严峻的作业环境逐渐曝光。
山名介绍称:“虽然对取出燃料碎片而言重要技术的状况逐渐摸清,但可减轻作业负担的信息一个都没有。”
此外,山名强调防止作业人员遭受辐射及确保安全十分重要,“存在(采用新施工方法)将花费更多时间的可能性”,认为作业有可能长期化。
关于政府与东电在2011年12月提出的目前的反应堆报废目标,其技术前提是为遮挡辐射,在安全壳内注满水后取出燃料碎片的“冠水法”,但上述机构在2017年判断该做法很困难。
山名希望东电根据一核现状尽快确定现实可行的新施工方法,同时表示“(到施工方法确定为止)已花费了7年时间,这一过程本应可以缩短”。
该机构与决定报废大方针的政府及负责执行的东电合作、确立技术战略,是经济产业省的认可法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