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不批准居留期较短的外国人获得农地
【共同社3月31日电】关于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获得农地之际的要件,农林水产省从4月1日起将更加严格。在判断是否允许获得农地之际,要求必须申报居留期间。如果剩余有效期较短则不会批准。在大米不足导致价格飙升等粮食环境变化的形势下,日本致力于防止农地弃耕与改作他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此举旨在使用有限的农地,有效扩大国内生产力。
农水省将修改《农地法》施行规则,通知农业委员会。外国人相关法人等拥有农地的事例增多,执政党内出现了担忧改作他用的意见。农水省计划在调查实际情况的同时,通过让获得农地的要件更加严格来防范发生问题。
获得农地原则上要求每年从事农业活动150天以上,各地的农业委员会受理申请并做出判断。对于外国人,农水省2023年9月要求获得者(个人或者法人)必须申报国籍。个人还被要求写明居留资格,但一直未确认剩余有效期。
该制度今后将改为如果短期内失效并无望更新,就不予批准。不论何种国籍,对于若短期内就迁居至遥远地方的情况也不会批准。
然而,农水省未对批准获得农地的具体居留期间作出规定。这是因为,农田耕作的话,直至收获耗时较短,但果树栽培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条件各不相同。农水省负责人说明称:“农业委员会将逐一判断每个事例。”
据农水省介绍,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和外国人拥有表决权的法人等2023年获得的农地为90公顷,2022年为154公顷。
另一方面,从开始调查的2017年至2023年,确认的由总部位于海外的外国公司等购买的农地合计73.31公顷,分布在6个道县。从面积来看,最大的是法国相关法人,中国和香港也比较突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