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自互聯互通機制推出後,內地投資者的耐心資本除了可投資於A股市場,亦可多元化配置到香港掛牌的股票,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資產。她提到,北水南下佔日均成交量的比重越來越大,由以往約12%至15%,去年升至近20%。

陳翊庭在香港舉行的滙豐銀行全球投資峰會上表示,創科投資需要耐心資本,港交所可滿足這些企業的融資需要,亦為此作出上市改革,讓未有盈利及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特專科技企業在港掛牌,並在資本市場融資。

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在同一場合表示,耐心資本在投資科技創新上很重要,因為科技要從概念到商業化,以至發展成服務產品並非一朝一夕,甚至要投資5至10年後推出才有回報。投資者除了投入資金,亦要選對合適的技術和團隊。她又指,香港的大學世界排名高,尤其是醫學院,因此海外主權基金對香港生物科技項目投資感興趣。

陳家齊表示,港投公司經常到內地與不同創科人士及科學家見面,創科的種子早已在不同領域鋪墊;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並非橫空出世。

陳翊庭指出,海外投資者對DeepSeek出台感到驚訝,同時亦因為未有趕及DeepSeek為金融市場帶來的升勢而感到失望。她同意,內地人工智能相關發展有跡可尋,只是海外投資者未有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