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推出催生奇招背后,香港生育率连续两年达全球最低|Whatsnew
「市民社会归属感才重要,社会对这座城市有无感情、盼望,都是影响出生率的因素。」
离开真相,谈何看见彼此和追求正义?我们的日报、速递Whatsnew、端闻Podcast能够保持免费,离不开每一位会员的支持。畅读会员首月5折,尊享会员全年85折,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即时报道和深度内容。
11月4日,香港立法会讨论鼓励生育政策,多名议员提出奇招催生。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献计在政府办公室添加「BB相」(即婴儿照片)布置,让公务员上班看到「BB相」很开心、不加班、回家陪老婆。 选委界议员梁毓伟建议政府带头举办部门青年交友活动,经民联陆瀚民则呼吁当局制作有感染力、琅琅上口的生育宣传片。
劳福局副局长何启明赞扬邓的建议「好创新」,承诺会与公务员事务局看看能否找多些「BB相」张贴。 他也回应陆瀚民指,会找相关部门一同构思广告片。
香港生育率有多低?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香港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注:Total fertility rate,每名妇女一生中平均生育子女的总数)仅0.8,属全球最低,低于韩国(0.9)、新加坡(1.0)、日本(1.3)及中国大陆(1.2)、澳门(1.1)。
香港统计处发布的《1991年至2021年香港生育趋势》显示,过去30年,香港的生育水平总体呈下跌趋势,总和生育率持续低于2.1的更替水平(注:Replacement-level fertility,代表实现人口世代更替所需达到的总和生育率水平,联合国将这一数值定为2.1)。 每名女性生育的活产婴儿从1991年的1.281名降至2003年的0.901名。 其后该比率回升至2012年的1.285名,然后逐渐降至2019年的1.064名,再进一步下降至2021年的0.772名。
2022年,香港总和生育率降至历史低点0.701,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中,首次取代韩国(当年为0.8)成为全球最低。
少子化的同时,老龄化亦趋严重。
香港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香港65岁以上长者有145万名,较2011年增加51万人(54.2%),长者人口占整体人口的比例,由2011年的13.8%升至20.5%。 这10年间的升幅亦高于之前10年的升幅,即由2001年的11.1%升至2011年的13.3%。
《2022年至2046年香港人口推算》预计,到2046年,65岁及以上长者的人口数量将增加近一倍至27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升至36.0%。
面对不断下滑的生育率,港府祭出各种催生措施。
2023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4项支持新生家庭的政策,包括新生婴儿奖励金、提高与居所有关的税项扣除最高限额、资助出售单位优先安排、公屋优先安排。 其中“新生婴儿奖励金”最受市民热议:每名于去年10月25日起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可获一笔过2万元现金奖励,为期三年,之后将再作检讨。 这是香港首次用直接派钱的方式鼓励生育。
支持辅助生育方面,则设两大措施,分别为:2024-25年度起计五年内,体外受精治疗的公营辅助生育服务名额,由每年1100个逐步增至1800个; 2024-25年度起,在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下,设每年最多10万元辅助生育服务税项扣除。
不过,香港《人类生殖科技条例》规定,辅助生育只可对不育的已婚夫妇提供,任何人不得向并非属婚姻双方的人士提供生殖科技程序,而目前香港的《婚姻条例》只认可一男一女的异性恋婚姻,因此未婚人士、在海外注册结婚的同性已婚人士都无法在香港接受辅助生育服务。
2024年《施政报告》延续去年的目标,未出台新政策。
港府10月向立法会提交的进度报告显示,就新生婴儿奖励金,政府已开立为数22亿8600万元的非经常开支新承担额。 截至今年9月30日,共接获26948宗新生婴儿奖励金合资格申请,并已向25841名申请人发放奖励金,总发放金额约5.2亿港元。 公屋优先安排方面,已有约2300宗合资格申请获缩减一年轮候时间。
然而,各界专家批评政府措施未对症下药。
据香港01,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人口健康讲座教授叶兆辉认为,2万元奖励金计划并非有效鼓励生育的政策,成本很高,区别却不大。 2021年有近3.7万人出生,2022年有约3.2万名,去年有约3.3万名,从前没有2万元都会每年生到3万个婴儿,现在有2万元可能就多2000个婴儿出世。 叶兆辉指,市民社会归属感才重要,社会对这座城市有无感情、盼望,都是影响出生率的因素。
研究不育的港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临床教授吴鸿裕在同一论坛上表示,香港提供不孕治疗的3间公营医院轮候时间都长达20至80个星期,但女性年龄愈大生育机会就愈低,接近2年的轮候时间,会让想生育的家庭都不能怀孕。 吴鸿裕称,曾向医管局反映问题,当局却不以为然,因其他专科平均轮候时间更长。
民间舆论亦抨击上述政策杯水车薪。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化名Jack的家长指,生一个小朋友要30万,2万元生仔鼓励金帮不了什么,连零钱都不算。 化名施小姐的90后港人亦认为,派2万元鼓励生育完全无作用,政府至少要有医疗及住屋津贴等其他措施配合。 她表示不打算生育,主要考虑教育及经济因素,且香港现在社会氛围欠佳,或已不再吸引、不再适合发展人生。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生育率民调发现,六成未有养育子女的港人不希望生育。 不欲生育的被访者一面倒表示优先考虑到城市面向的因素:城市教育制度(58%)、城市政治環境(43%)及城市居住空间(43%),远高于个人因素如个人成家意愿(27%)、個人事業發展(23%)。
香港民研指,若港府未认识到市民对教育制度的忧虑、正视教育制度弊病,要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只会遥遥无期。
生育率低、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导致工作劳动力下降,港府先后推出多个引进人才及输入外劳计划。
高端人才方面,原有的优才计划每年配额先是从1000个逐步增至2000、4000个,2023年起更直接取消配额。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申请条件、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逗留期限亦被放宽。
高才通计划2022年12月起开启,旨在吸引高收入、高学历人才来港就业,申请人在首次入境时无须先获聘用。 今年11月,高才通合资格大学名单由185间增至198间,A类高收入人才首个签证年期由两年延至三年。 《集志社》分析入境处数据指,自推出以来至今年9月底,有8.1万高才通申请已获批,其中95%来自中国内地。
基层劳工方面,《光传媒》报道,港府去年连推5个输入外劳计划,包括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航空业、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公共小巴/客车、补充劳工优化计划、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截至今年5月已批准20368位外劳到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