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目标落差450万人次,台湾能否重新吸引国际旅客?

2024年5月16日,台湾,游客造访自由广场。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华语世界优质、可信的独立新闻媒体:畅读会员首月5折($3美金,可随时取消),尊享会员85折(领《华尔街日报》全语种会籍,美国地区还可领限时福利)。

2023年底,台湾交通部观光署订下来台国际旅客达1200万人次的目标,预期2024年恢复疫情前水准。不过今年才过不到一半,观光署便将目标人次下修至1000万;年底又将目标下修至750万人次。

12月6日,观光署表示,12月3日来台旅客已超过700万人次,虽比去年同期的648万人次有所增长,但仍被质疑政策“跳票”。且今年1至10月,台湾出境人数达1416万人次,反观同期来台的国际旅客仅620万人次,观光逆差796万人次,全年旅游产值逆差更预计高达738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观光署署长周永晖今年10月于立院备询时说明,地震、台风、军演都会影响国际旅客来台意愿,加上日本汇率等因素,让近年来台旅客的大宗——日本出国旅游人数明显减少。但民进党籍立委蔡其昌质询时表示,日本的地震、台风更多,台湾人仍热衷至日本旅游,中国对台军演一直以来也都没有间断,不应是国旅疲弱的理由。

中国旅客骤减,台湾观光转向日、韩与东南亚

2023年9月,交通部观光局改制为观光署,扩编百名人力,2024年经费较去年多出11亿元以上。署长周永晖于揭牌仪式上宣布,“深耕国际旅客市场”是未来核心目标之一,包括加速恢复“台日韩北三角”与“台越菲南三角”的旅游交流,并视印尼与印度为重点市场,积极设立旅游服务中心,促进观光往来。此外,观光署2024年又投入“台湾观光品牌3.0”,希望透过多元化的宣传活动提升全球观光形象。

台湾观光政策的转向与中国旅客来台人次锐减息息相关。自2008年马英九政府开放中国旅客来台起,“陆客”多年来成为台湾观光主力,当年约有33万人次,2015年更达到418万人次的高峰。2019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以“鉴于当前两岸关系”为由,暂停核发赴台自由行通行证。至疫后全球观光市场稍复苏的2023年,来台中国旅客仅剩约22万人次,旅客总数则降至约650万人次。

此时国际旅游热度逐渐回升,各国都在抢搭“报复性旅游”热潮。以和台湾地理位置相近的日、韩为例,2024年上半年,日本接待1778万名国际旅客,创历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赴韩外国游客人数达77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历史高点的91.2%。而台湾2024年1至10月累计观光人次为620万,虽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24.5%,但相比于疫情前2019年的1186万人次,仍有相当幅度的进步空间。

由于当前两岸关系依旧紧张,观光禁令的解除难以预期。目前,旅居香港、澳门或海外之中国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不需组团,经提出申请并取得入出境许可后即可来台。不过,随着中国旅客大幅减少,台湾能否透过吸引日、韩等国际旅客来弥补缺口,自然成为重要的观光政策目标。

2024年12月2日,一班中国东方航空的班机在台北降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只是,今年国际旅客未达预期,就连日、韩旅客还较疫情前有所下滑。观光署资料显示,今年截至8月的统计,来台前五名旅客分别来自日本16.5%、香港15.7%、韩国12.6%、美国8.2%、菲律宾6%。2019年1至10月,日本来台旅客达170万人次,韩国为94万人次;今年同期,日本旅客降至100万人次,韩国则为78万人次。

日、韩旅客人数下滑,究其原因,与两国内部经济及旅游市场变化相关。

根据《日经亚洲》报导,作为衡量海外旅行意愿的指标,日本人的护照持有率在2023年为17%,与2022年持平,比2019年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则统计,2024年1月至9月,日本出境游客总数约为684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近四成。 《日经亚洲》指出,日圆贬值与国内经济低迷影响降低日本人出国旅游的动力,国内旅游市场也面临成长乏力的现况。

韩国的情况则与日本不同,出国旅游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的九成,只是韩国旅客较少选择台湾,反而将消费转向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等地,导致韩国观光赤字创新高。

此外,天灾也对台湾观光造成重创。今年3月,观光署原对达成1000万人次目标抱持乐观,但受到403花莲地震影响,4月来台旅客从3月的81.1万人次骤降至61万,来台人次大幅下滑;接着,5至7月的单月来台人次都不及60万人,直到8月才重新站上60万人次,回到61.6万。不过,9月则回落到57.5万,10月才又站回66.1万人。

评论指出,台湾过往虽同为“千万观光大国”之列,却极度仰赖中国市场,使观光署设定的1200万国际旅客目标面临不小挑战。观光署则表示,欢迎中国旅客的立场从未改变,希望中国同样对等开放,未来将持续以“日韩主攻、欧美深化、南向布局、大陆为守”为方针,将台湾观光推向国际。

高住宿费及观光乱象,台湾国旅观光陷困境

事实上,台湾观光的困境并不仅限于外部因素,就连台湾人对“国旅”本身的信心也普遍不足。

台湾国内旅游长年受同质性高、价格高昂等诟病,如今年流行“去垦丁不如去冲绳”的说法,网路上出现垦丁阳伞业者占用沙滩并驱逐自备帐篷游客、以及种种备受旅客质疑的高物价等讨论。国旅住宿费用同样居高不下,根据观光署今年公布的观光旅馆业平均房价显示,2023年观光旅馆业的平均房价为4660元,年增11.08%,较2022年增加465元,其中有34%的观光旅馆住房费用高于平均房价。

旅宿业认为,自由市场机制、物价上扬与观光产业缺工,都是住宿费用短期内难下降的原因。交通部长陈世凯也承认“缺工”是疫后旅宿业的一大问题,根据观光署统计,国内旅宿业目前缺工约8000人,其中房务及清洁人员缺口约5500人,2025年缺工人数将超过1万人,房务及清洁人员也将扩大至8000人以上缺额。

内外困境夹击下,1111人力银行今年9月公布“观光旅宿产业现况调查”,指出和2023年同期相比,逾五成的观光旅宿业者表示业绩下滑,平均衰退幅度达到20%。

此外,缺乏区域景点品牌也会影响国际旅客观光意愿。为推动观光品牌,观光署在今年发布的“观光施政重点”中,表示将整并各地观光圈,打造北、中、南、东部及岛屿型之五个“区域观光圈品牌”;规划推动“台湾百景在地亮点”,引领旅客发现在地旅游新价值,并强化国家风景区的国际行销;朝符合当今全球趋势的“永续 X 数位”双轴转型目标迈进,同样是观光署设定的未来重要课题。

配合今年发布的“台湾观光品牌3.0”新视觉形象与“台湾四季,都是观光季”之国际行销讯息,未来能否达到吸引国际旅客的效果,还需时间观察。

12月18日,立法院交通委员会安排“如何提升过境及转机旅客入境台湾观光品质并增加观光人数”专题报告。陈世凯坦言,台湾疫后国际观光恢复确实慢了一些,观光署已针对国外宣传及观光亮点努力;并表示垦丁吸引力下滑、住宿费用价格高昂等问题都必须解决;并不排除之后效仿日本,设定入境游客的每人平均消费额目标;他也说,今年没有达成的千万人次,将是明年的目标。

关于台湾观光如何转型,在台湾社会已是长年问题,在过往以陆客为大宗下,台湾的国际旅客创下千万人次的新高纪录。然而,在两岸关系进入冰冻期后,“陆客不来”也从观光与经济议题,成为蓝绿政治攻防的焦点。

在两岸关系现状下,台湾难以透过陆客维系国际旅客的人次,如何精进台湾旅游品质以及对国际进行宣传,预料将会是2025年政府以及民间业者持续的考验。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