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缅甸强震或酿严重伤亡;长和传暂缓港口交易;日本披露台海战争疏散计划
欧盟多名高级官员连续访华;南苏丹接近再次内战边缘;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业代表

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缅甸人口稠密地区现7.7强震,远至泰国曼谷亦现建筑倒塌及伤亡
3月28日下午,缅甸中部实皆(Sagaing)市附近发生里氏7.7级地震,几分钟后又出现了6.4级余震,造成严重损失。
截至发稿时,邻近震央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已出现大量建筑坍塌和人员伤亡。
据缅甸反对派媒体《伊洛瓦底》报导,地震恐造成严重伤亡,军政府已经宣布多个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此次地震强度较大,周边多地均强烈有感。
远在泰国曼谷,建设中的一座33层高大楼也因地震倒塌,有数十名工人被困,已有多人丧生。该大楼由中国中铁十局参与的中泰联合体负责建设,具体倒塌原因有待调查。
长江和记传出将暂缓港口交易,中国市监总局称将调查
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CK Hutchison Holdings)此前计划出售旗下大量港口资产予美国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为首的财团,引发香港建制派媒体严厉批评,中国政府负责港澳事务的机构亦多次转载批评。
3月28日,《南华早报》爆料指长和将暂缓交易。
报导引述一位“接近长江和记的消息人士”,指下周“不会正式签署协议。”而理论上,协议最终签署的日期将是4月2日。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8日晚间回复《大公报》称,将依据反垄断等原则,“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有关巴拿马港口交易和其背后的中美竞争,请参阅深度栏目此前的评论。
日本首次披露假想“台湾有事”时南部岛屿平民疏散计划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了发生假想的战争冲突时南部岛屿的疏散计划,包括撤离超过11万居民等行动。
据《读卖新闻》报导,日本政府计划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在约6天内撤离约11万冲绳先岛群岛居民和1万名观光客,并将其安置到九州等地。
日本政府并未明确说明这些计划具体应对什么战争,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应对解放军攻台的台海战争,即“台湾有事”时的准备。
欧盟多名高级官员连续访华,包括法国外长及欧盟贸易代表等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在3月28日访问北京,并会见中国分管经济的副总理何立峰。谢夫乔维奇提到希望深化中国和欧盟在贸易和投资上的合作。
《南华早报》报导指,在美国全面征收关税的背景下,欧盟放软了对中国的姿态,谢夫乔维奇还强调此前在贸易上对中国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柔化了姿态。
谢夫乔维奇在3月27日访问美国并试图阻止“跨大西洋贸易战”,但他其后对媒体表示,美国方面无意改变政策走向。
此外,法国外交部长巴罗(Jean-Noël Barrot)亦在同时访华,与中国总理李强和外长王毅会面。双方还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定调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
南苏丹爆发政治危机,联合国担忧其已接近再次内战边缘
3月27日,联合国警告称,南苏丹政治局势陷入动荡,可能引发武装冲突。
据半岛电视台报导,此前,南苏丹总统基尔(Salva Kiir)的长期竞争对手暨第一副总统马沙尔(Riek Machar)被捕,加之此前双方的武装已经爆发小规模冲突,引发这个成立不久的国家再次陷入“战争状态”的风险。
南苏丹2011年独立不久即陷入内战,2018年双方签署和平协议,协议签署前已经导致至少4万人丧生。
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际工商业代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28日会见了包括多家国际巨头CEO在内的国际工商界代表。
据新华社报导,参加的外商包括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总裁、英国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韩国SK海力士社长等。
习对外商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承诺会“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社会安定”。
《南华早报》报导指出,习近平在会谈中批评了“个别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证券化”,是“开历史倒车”,并表示希望企业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商业决策,共同推动建立开放、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拷贝,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