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谘询关系里,谘询师有点像一个清醒的成年人,而来访者更像迷茫的小孩。咨询师因“更清楚状况”而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2021年1月27日,中国重庆西南大学,春节假期无法回家的学生们参加心理健康咨商活动。摄:Zhou Yi/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全球局势和社会变革未曾停下,今天就订阅端传媒,畅读会员首年US$54(现省US$10),立即解锁全站深度内容;尊享会员首年US$76(现省US$52),同时获得《华尔街日报》及《当今大马》会籍,一次掌握全球关键新闻。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近年来,中国心理谘询市场迅速扩张,平台涌现、课程火热,“心理师”成为热门职业。

然而,在这波疗愈热潮背后,也浮现出一系列令人忧心的问题:性骚扰指控、伦理边界失守、缺乏有效监管……来访者原本为了寻求支持而走进谘商室,却频频有人因此受到二次伤害。

在没有统一执业标准、行业门槛低、投诉机制缺位的现实中,当一位谘询师越界,来访者该如何自保?而所谓的“专业”,又应该由谁来界定与约束?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范玉辛将分享她对中国心理谘询行业的调查与观察。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陈莉雅
制作人:也卜
剪辑、声音设计:王伯维 “缰河媒体工作室”Alex Sun、阿狗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