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少數族裔職場上遭「微歧視」 平台勞工最嚴重
(獨媒報導)少數族裔受歧視情況普遍,有大學研究團隊的調查顯示,少數族裔在各行各業皆遭受不同程度職場上「微歧視」,其中平台勞工如外賣員所受情況更嚴重,學者認為原因或與他們與城市不同角落工作,接觸更廣泛的人士有關。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指日常生活及職場中,主流群體對少數群體的隱性歧視⾏為,包括話裏藏針、「反話」表達種族中傷、排擠、日常中被忽略等。嶺南大學聯與浸會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職場微歧視:香港少數族裔的經驗」研究,在2023年1⽉至今年6⽉期間,透過非政府組織的少數族裔服務及網上兩種方式,收集596份有效問卷,當中有9成(90.8%)為南亞裔人士。
問卷調查結果指,近六成(57.2%)受訪少數族裔認同求職困難源於族裔身份;有六成(60.7%)受訪者認為,若與擁有相同資歷白人或華人相比,聘用條件會較低,另有逾四成(47.9%)受訪者亦認為所得工資報酬相對較低。調查亦發現相對於男性受訪者,女性更容易受到基於廣東話語言水平的歧視,亦有更多女性感受到職場待遇較白人及華人差。
從事行業方面,最多少數族裔於飲食及酒店業工作(18.8%),其次為教育、教師或學術專業(14.9%),以及非政府組織(9.7%)等。其中不少少數族裔任職的平台勞工如外賣員,他們遭受的歧視較其他工種更嚴重。香港浸會⼤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助理教授張引認為,他們於城市不同角落工作,接觸更多更廣泛人士,認為他們會遇到不經意的「微歧視」機率較高。
調查亦顯示過去12個月,受訪者在職場遭受到基於種族的無禮對待平均2.56次;小組討論中意見被忽略平均2.49次;辦公室備受忽視平均2.53次;以及被預設工作能力低下平均2.63次。
調查亦與59名少數族裔深度訪談,其中53人為南亞裔人士,從事行業中包括11位平台勞工、11位飲食/酒店業者、10位教育工作者、8位非政府組織工作者及7位從事清潔業等。研究綜合所有歧視情況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微侮辱(micro-insult)」、「微貶抑(micro-invalidation)」及「微懲罰(micro-punishment)」。
嶺大⽂化研究系副教授梁旭明指,「微侮辱」是言談之間隱約帶有種族意味的眨抑,如語帶相關及暗含貶義讚美,又或是基於標籤及定型印象作回應,曾有南亞工人常被華人同事問:「你哋係咪成日食咖喱㗎?」至於「微貶抑」則為差別性對待、排斥、忽視、言語間否定少數族裔處境或假設他們低人一等,有任職酒店業中階職的南亞裔人士,曾受到顧客惡意投訴,並要求見「白人」上司作投訴。至於「微懲罰」則例如有飲食業者往往因小事被責罵,員工午餐總是被安排「食尾圍」。
梁旭明表示,訪問中發現部份受訪者的經歷涉構成歧視,如有南亞裔英語老師不被聘請的原因為校方傾向聘請「白人」,亦被另一僱主要求上班時除下頭巾。此外,有飲食業南亞同工與華人同事爭執,被對方斥:「中國人做錯嘢唔緊,你哋做錯就有問題。」
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指,「微歧視」持續發生,會令員工自信心下降,嚴重者會對上班產生「焦慮」,或將工作累積負面情緒發洩在家庭上。梁旭明提到,少數族裔員工遇到「微歧視」時,較多選擇息事寧人,免被視為「玻璃心」或「麻煩製造者」,因而反被懲罰或解僱。
研究倡企業人力資源政策中加入「多元、公平、共融(DEI)」框架,平機會並訂立DEl願景、目標和人力資源管理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