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保育聯盟倡增海洋保護區 長遠覆蓋三成本港水域
【獨媒報導】由多個團體組成及個人組成的香港海洋保育聯盟(HKMPA),周三(18日)在鶴咀香港⼤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舉辦分享會,他們續倡擴大海洋保護區以保護香港水域,建議將本港四個水域白泥、水口、牛尾海、及果洲群島4地點劃為海洋保護區,並在2030年前將海洋保護區數量從現時的7個增至32個,覆蓋30%香港水域。
香港海洋保育聯盟由24個組織及15名人士組成,包括香港⼤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MS)、世界⾃然基⾦會(WWF)香港分會、⼤⾃然保護協會(TNC)香港基金會等。聯盟暫任總監,港大副教授David Baker表示,設立海洋保護區亦符合香港政府對提升旅遊價值的需求(a promising alignment with government agenda),倡參考鶴咀現有管理模式,在「No Take」的原則下禁止未經許可釣魚、捕獵或收集海洋生物。
他又提到,香港在「生態文明」(Ecological civilisation)方面有與中國政策接軌的機遇,內地各地方政府常參考本港保育案例,惟港府未有意識到本地海洋環境的價值。David Baker續指,本港目前約40%陸地面積受郊野公園保護,但只有大約5%的受保護海域,法律亦只保障陸地動物而欠缺保護海洋生物,望政府對海陸生物圈政策能更為一致。
聯盟建議在2030年前將香港的海洋保護區,由現時僅7個增至32個,覆蓋30%香港水域,而保護區水域當中的禁捕區比例提升至20%。基於生物多樣性、公眾可達性、及文化價值等原因,組織選擇白泥、水口、牛尾海及果洲群島四個先導地點。
大自然保護協會社區保育經理陳梓健指,位於新界西北的白泥屬於潮間帶(intertidal zone)生境,面向后海灣的珠江河口,可見香港最大型的馬蹄蟹族群,品種包括中國鱟、圓尾鱟,有紅樹林、蠔礁、及季節性海草床,冬季亦有黑臉琵鷺等瀕危物種。此外,白泥養蠔文化據村民所稱,已經持續300年,作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泥「其實都係一個好嘅地方,去畀人知道蠔呢個行業係點樣嘅」。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海洋保育經理蘇隽彥指,位於南大嶼水口有香港最大面積的潮間帶沙坪(Sand flat),可找到白泥可見的馬蹄蟹品種,是其重要繁殖點。惟挖蜆活動嚴重,疫情時最高峰一日曾錄得約1,000人在泥灘上挖蜆,以每人平均挖走150隻蜆計算,即至少有15萬隻蜆被帶走。他又提到遊客在泥灘上走動,亦有機會誤入繁殖區踩到馬蹄蟹。
至於西貢牛尾海,有多於香港一半的石珊瑚品種,橋咀島更有高達7成珊瑚覆蓋率及近300種魚類。蘇隽彥指,漁業資源豐富使牛尾海成為重要的商業捕魚地區,但商業捕魚留下的鬼網(Ghost gear)對珊瑚造成不少損害,亦指有船戶把船錨放下時,船錨掉落在珊瑚上使珊瑚折斷。一些水上活動人士進行浮潛、划獨木舟時,亦有機會不經意撞擊珊瑚。
西貢東部的果洲群島海域,則是香港的潛水熱點,可稱為香港的珊瑚花園(Coral Garden)。果洲群島海域有大量軟珊瑚、高密度的六角珊瑚、黑珊瑚、海扇、海葵林等,亦有近300種魚類棲息。蘇隽彥指,果洲群島面對的問題與牛尾海相似,主要來自消閒及商業捕魚,甚至出現一些非法拖網行為損害珊瑚。
《獨媒》記者問到推動生態旅遊,會否帶來更多污染及影響生態。蘇隽彥指「作為conservationist,當然(對生態)最好就係全部都唔入得」,但在可持續發展的考量下,他認為封鎖一個地方禁止進入並不代表對環境有好處。他認為生態旅遊能提供更多機會,讓市民提升對海洋生物保育的認知,更有助保護海洋環境,「好多小朋友第一次挖蜆就係第一次接觸海洋」。
蘇隽彥指外國海洋保護區,會劃分為核心區域、教育區、保育區及休閒活動區等,香港可仿效其分區管理(Zoning management)的做法,只禁止進入較敏感的核心區域,休閒活動區則容許有限度水上活動。「manage嗰點有啲咩activity,而唔係restrict咗佢,等佢變成咗個no go zone」。
陳梓健則指,推動生態旅遊時增加設施提升保護區的承載力,例如加建濕地公園及米埔形式的木製步道,減少對環境影響。此外經訓練的生態導遊,可與村民合作一同保護之餘並提升該區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