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共融社區計劃 設多場體驗活動予視障人士等
【獨媒報導】西九文化區主辦的「共融西九社區參與計劃」,在2025年踏入第三屆,周五(1月10日)舉行啟動禮。西九管理局首度將2025年1月訂為「西九共融同享月」,將於西九文化區舉行一系列共12場共融藝文活動,預計總參加人數約500人,來自30個機構。本年新設活動有戲曲身段體驗工作坊及「沖」出界限咖啡文化體驗,活動費用全免,只限機構及學校以團體方式登記,以先到先得形式報名,團體如需口述影像或香港手語傳譯的通達服務均需提早預約,在場工作人員回覆記者查詢指,活動已全部額滿。
計劃周五的茶館劇場體驗及觸感導賞團,供傳媒採訪及拍攝。劇場設口述影像、劇場視形傳譯、字幕等通達服務,現場參加人士有約100名,其中包括視障人士、聽障人士及行動不便者和長者,亦有正接受訓練的導盲犬在場。
觸感導賞團設於劇場體驗前,參加者約20人,可輪流上前觸摸戲服及樂器,導賞團中展岀了兩件折子戲的戲服,其一為武將的戲服「小靠」,主要用刺繡作花紋及有方便活動的窄袖,另一件則為文官的家常便服「帔風」,上面滿佈閃亮珠片,以絲質作材質及有飄逸的水袖,在參加者觸摸期間,亦有工作人員作講解,讓參加者透過觸感知道不同戲服的分别。
視障藝術家甄偉龍(龍哥)今年69歲,20年前開始只剩一成視力,岀入均需健視太太龍嫂陪同。龍哥稱年輕時曾參與製作戲服,把珠片逐一釘上布料,今次觸感導賞令他再有機會觸摸戲服。龍嫂認為,觸感體驗能助視障人士在失去視力後發展其他感官。她們今次是透過香港失明人互聯會得知活動,盼能在社區加強宣傳視障人士的活動及資源。
視障運動員劉潤連今年65歲,於3年前完全喪失視力,她和健視丈夫盧生皆是粵劇發燒友,她指失明後「看」粵劇要依靠口述傳譯員和想像,對於今日有機會親手觸摸戲服感到十分興奮。
茶館劇場體驗中,每位觀眾都獲發一份茶點可供場內享用。演岀開始,台上先有南音演唱,講述有關戲曲中心和茶館劇場演出,再上演折子戲《柳毅傳書》,中場休息後再有音樂演奏和另一折子戲《白龍關》,表演全長67分鐘。表演期間參加者可隨時岀入劇場,亦可到二樓「共融休息空間」放鬆情緒。
記者由劇場步行至休息空間需時約五分鐘,途中需走一段平路及經扶手電梯或電梯到達。休息空間本來為排練室,特地為這兩天的劇場體驗而設立,活動完結後就會回復原來排練室的功能。空間以綠色為主要色調,有大螢幕幕轉播劇場演出,亦設有各種玩具和畫筆等供參加者使用。
西九管理局在2022年起主辦相關共融計劃,活動由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