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早討論如何「維護教師專業操守」,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稱2019年「黑暴顏色革命」令教師成為「重災區」遭受滲透,事後受懲處的教師卻只屬少數,他關注未來如何防範再有滲透。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建議學校留意資金不明組織所舉辦的活動,「如果唔係我哋好熟悉嘅組織、資金、資源」,校方應先深入了解背景才安排同學參與,特別是「一啲同政治相關嘅組織而唔係學術團體」,就要額外提高警覺。

教育局由2021/22學年開始為所有註冊教師每三年進行一次刑事紀錄查核,以防有刑事紀錄的註冊教師出現漏報或隱瞞的情況,並於2021年12月就約16萬名註冊教師的資料進行刑事紀錄查核,有關跟進工作已大致完成,而新一輪的刑事紀錄查核工作亦已於2024年12月展開。

螢幕截圖 2025-02-07 下午3.02.30
蔡若蓮(立法會截圖)

教育局三年一次刑事紀錄查核 議員促收緊

當局會就教師涉嫌違反專業操守的個案,按既定機制嚴肅處理,並按事件的性質及嚴重程度,向有關教師發出譴責信、警告信或勸喻信。對於嚴重的個案,當局會考慮根據《教育條例》取消其教師註冊資格。

根據文件,2024年共有304宗相關個案,當局發出譴責信的個案有38宗,書面警告有149宗,書面勸喻則有21宗,以及有71名教師被取消資格,按年呈上升趨勢。當中被取消資格的教師、發出譴責信及書面警告的數字更為2022年的三倍。文件提及,「釘牌」個案所干犯的罪行除了盜竊、虐兒、詐騙外,亦涉及嚴重違反專業操守的個案,主要為與學生有超越師生關係的交往、與學生有不恰當的身體接觸等。

教育局表示,過去2年採取行動的個案明顯增加,主因是每三年為所有註冊教師進行刑事紀錄查核所發現的個案,並指絕大部分涉事教師已離開教學行列,但若其涉及嚴重的違法行為或違反專業操守,當局會嚴肅跟進,杜絕其重返學校。

螢幕截圖 2025-02-07 下午3.02.47
吳秋北(立法會截圖)

吳秋北指教師是滲透重災區

工聯會吳秋北指教師在2019年「黑暴顏色革命」受到「好大滲透衝擊」,為一個「重災區」,他又表示所受懲處的教師為少數,「其實我哋係輕輕放下」,認為當局要加強有關規範,「喺教育系統裡面,我哋有冇機制嚟到去防範即係嗰啲顏色革命嘅滲透?」,雖現設有國安系統,但教育系統本身仍需有防範,故問及當局有否措施「防滲透」和如何支援辦學機構管理教師。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覆指當局從中已汲取教訓,認真處理嚴重個案,建議學校留意一些不明來歷資金支持的活動,應從各方面去了解以「學生活動」名義作包裝的活動:「如果唔係我哋好熟悉嘅組織,或者係一啲資金、資源呢,應該係去深入了解,然之後小心去安排同學參與,尤其是去特別留意一啲同政治相關嘅組織而唔係學術團體搞嘅呢啲活動呢,特別要提高警覺。」

螢幕截圖 2025-02-07 下午3.03.20
狄志遠(立法會截圖)

狄志遠憂處理個案被行政過度干預 蔡:更有效率

新思維狄志遠關注去年的304宗個案中有多少宗教師因涉及2019年的社會事件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又提到當局於2022年取消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處理教師投訴及操守問題,大部分由專業同工如校長、教師、學者等所組成,現改由政府負責,「有少少就係由一個專業主導變成一個行政主導」,憂行政干預過大引致「政治化」,故問及轉換後評核教師的準則有否分別。

蔡若蓮回覆指,去年304宗個案中有4宗與2019年的社會事件相關,並認為現時處理教師操守及投訴個案「比過往係更加有效同埋更加專業」,反駁其政治化及行政干預的說法為錯誤理解,因過往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累積大量個案未能處理,效能及操作不理想。她又指,教育局的專責小組非由行政人員處理,除了首長級人員外,小組內有註冊教師審視資料,會就現行法例及指引,同時參考本港的案例,亦按條例設有上訴委員會,故處理個案的效率有所提升。

螢幕截圖 2025-02-07 下午3.03.31
陸瀚民(立法會截圖)

有議員建議引入教師續牌機制 當局稱開放態度

另外,經民聯陸瀚民指個案數字上升令人擔憂,建議將刑事紀錄查核的時間由每三年一次縮短至一年一次。而勞聯林振昇認為犯錯的教師能有改過機會,「正等如老師教學生,如果佢有錯當然要罰啦,但老師更大嘅責任就係希望嗰學生可以改正,我諗老師都係一樣」,關注當局將如何跟進涉事老師及學校須否提交相關報告。身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則提議設教師續牌機制,「譬如我哋估計啲老師由入行廿零歲到佢退休六十歲,嗰度有成三十幾年嘅,會唔會十年一次睇睇佢呢個牌嗰操守點樣?」

蔡若蓮則表示按現行機制,刑事紀錄會保留三年才更新,故認為三年查核一次較符合效率,不會浪費資源。她續指,學校會根據改進建議跟進教師的情況,但無須呈報予教育局,否則會增加學校的工作量,當局亦設電子平台記錄,學校在聘請新教師時可查核其資料供參考之用。至於會否設教師續牌機制,蔡若蓮僅稱持開放態度。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