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處指本港存在軟對抗風險 「好多人仍然打擦邊球」

(獨媒報導)警隊今日舉行年結記者會,去年全港錄得94,747宗罪案,較2023年升5%,升幅主要來自騙案。國安法和23條生效後,截至去年12月底警方一共拘捕316人,當中約六成人已被檢控。國安處近月接連帶走通緝名單上「指名潛逃者」的親友調查,有記者問到現時香港國安風險有否改變,警方國安處處長簡啟恩回答指,帶走親友助查是希望搜集資料,「希望搵到涉案人出嚟」。他又指,香港國安風險一直存在,除了「外國勢力干擾」,還有「軟對抗風險」,「好多人仍然打擦邊球」,散播不利國安風險的訊息。
警隊在年結記者會交代2025年工作重點,警務處處長蕭澤頤首項重點工作仍然是維護國家安全,警方將加強情報搜集,壓止本地恐怖主義,以及加強維護國安意識。至於滅罪工作,蕭澤頤指重點將放在騙案和暴力罪案。另一項全新的工作重點是確保「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安全和有序穩妥舉行。
指青年對警隊評分顯著上升
另外蕭澤頤指,愈來愈多大學生願意了解警隊工作,去年9至12月在12間本地大學收到的投考申請,較2023年多33%,合共收到897份。他又指去年進行的「公眾意見調查」,18至29歲青年就警隊表份評分有「顯著上升」,由2021年的38.91分升至53.66分,他指證明警隊在推廣工作漸見成效。
有傳媒問到,接連有被通緝人士的親友被帶走助查,警方國安處認為本港的國安風險有沒有改變?國安處處長簡啟恩表示12月公布新一批指名潛逃者後,相繼向被通緝人士「搵咗親友返嚟協助調查」,他指危害國安罪行非常嚴重,警方會「依法採取各種行動」,包括情報行動、循多渠道分析,例如向通緝者身邊的人埋手調查和搜查資料,他形容是一貫做法。他續指,在不同類型的調查中亦會向親友或身邊人搜查資料,目的是「希望搵到涉案人出嚟」。
記者遭恐嚇案 事主已落口供仍待查
至於國安風險,他表示一直存在、沒有改變,因為有潛逃海外人士繼續干犯危害國安行為,是「好大外國勢力干擾」。另外「本地恐怖主義」仍然存在,不時在「線上線下」出現「涉暴涉恐」言論散播。他還指,另一風險是「軟對抗風險」,「好多人仍然打擦邊球」,利用言語在網上散播不利國家安全風險的訊息,他認為三種因素令香港的國安風險仍受威脅。
記協去年表示有數十名記者遭受恐嚇和滋擾,有記者問轉交警方的個案最新調查進度和調查方向為何。蕭澤頤指相關個案轉交灣仔警區重案組調查,已向相關人士錄取口供,仍在調查中。他強調「香港係法治社會」,當有人遭受恐嚇滋擾,不論任何背景和職業,都應盡快舉報,警方會以不偏不倚態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