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樂會前總幹事斥解散荒謬、不負責任:最大原因或為「我唔做,又唔想俾人做」

(獨媒報導)有24年歷史的香港融樂會,今日舉行特別會員大會議決解散,在17名有投票權的成員中,在只有1人反對下獲通過,該反對票是由獲有投票權的會員授權總幹事謝永齡投下。在今日被解僱的前總幹事謝永齡及項目主任木慧雅見記者,謝永齡批評執委會「已實現目標及完成使命」而解散的說法荒謬,本港歧視情況仍普遍存在。他確認事件不涉財政及政治因素,解散最大可能的原因是「我唔做,又唔想俾人做」,有人視融樂會為私人公司,做法不負責任。
謝永齡反駁:醫院醫治療眾多病人後就可關閉?
在三名執委會成員舉行記者會後,今日被解僱的前總幹事謝永齡及項目主任木慧雅見記者。他批評執委會指「已實現目標及完成使命」而解散的說法,兩人認為理由欠缺說服力、荒謬,一如醫院管理層指已治癒了很多病人故關閉醫院,無視本港仍有種族主義及歧視少數族裔的情況。直至昨日,他們仍在學校進行六小時教育講座。
謝永齡批評,在12分鐘會議內解散一個逾24年歷史的機構是不負責任,「呢個都算一個紀錄」。他指組織一般是因為財政原因解散,惟融樂會並無相關問題。謝永齡亦確認解散不涉政治因素,沒有任何政治壓力。
他引述消息人士指,解散最可能的原因是「我唔做,又唔想俾人做」,對此感到奇怪。他提到一般機構面對問題,例如欠缺執委會成員,應積極解決及尋找。他指曾介紹有意參與的人,亦被執委會拒絕。
執委會主席莊明蓮、副主席Puja Kapai Paryani、司庫鄭保華今早在特別會員大會後見記者。
謝永齡引述捐助者指解散是「巨大錯誤」
他強調融樂會具社會責任,並非私人公司,「相信有人當咗融樂會係私人機構,話拉閘就拉閘」。作為慈善機構清盤過程必須具透明度,惟融樂會解散過程密不透風,不准接觸任何捐助者、義工、社區人士或少數族群。他提到項目主任木慧雅是於近日才知悉解散,並引述捐助者指解散是「巨大錯誤」(Huge misake)。
謝永齡重申,融樂會的工作「有用、令社會得益」,進行的工作包括協助推行生涯規劃,提供文化敏感度訓練,老師教授中文訓練及義工提供課後補習服務,同時亦設有約70個少數族裔獎學金,亦有扶貧工作如派發清真食品,倡議學校增設祈禱室等。他稱已與同事籌辦新機構「香港多元動力」繼續工作。
被問到會員大會中17人中16人皆支持解散、創辦人王惠芬亦支持決定,謝永齡重申不贊成解散,本港仍有歧視情況,「每日都遇到㗎,少數族裔搭地鐵,啲人係會彈開㗎,你滿意咩,我就好唔滿意」,解散無補於事,只是「將個頭擺落啲沙度」。
他提到作為總幹事時,有兩個會議未獲邀請參與。謝永齡猜測有人對爭權及倡導的看法狹隘,認為倡導工作只限於「叫口號、遊行及拉橫額」,想法「極端」,有人認為「無得做」。他指倡導很闊,有不同層面及服務。
另一員工木慧雅:工作才剛剛開始
在融樂會工作兩年多的木慧雅,在談及解散時一度落淚,稱感到非常失望,自己亦未獲邀參與解散的討論,「話拉閘就拉閘」。她亦不認同「使命已達」的說法,指「工作才剛剛開始」(The mission is not completed yet. The mission is just started.),形容自己受傷、無言,亦不知道如何與一直合作的父母、老師及學生交代「融樂會已經冇咗」。
木慧雅是於今年一月尾接獲解僱通知,當時她不知悉機構會關閉,僅稱正在討論,近日才獲知今日(2月28日)解散。謝永齡指,執委會去年9月開始討論、10月開始作安排,當時他接獲指令為將消息保密及停止所有項目。他表示由於一直是由他代表融樂會簽署項目文件,惟因為他不能解說停止原因,令他誠信破產。
謝永齡:如健身館左手收錢右手暫停工作
謝永齡提到,由於執委會正討論解散,曾多次提醒不能再接受捐助。惟執委會認為事件要保密,一旦不接受捐助便需要解釋,故融樂會出現「左邊手又話接受捐款,右邊手原來你啲project(項目)停咗」,形容情況類似健身館。不過他提到,同事以其權力繼續部分工作,包括義工教授成人學習中文等。
被問到融樂會即時清盤,謝永齡質疑「點解執得要咁急呢?我哋都唔知」,他稱曾提及今年七月便可結束所有項目,惟執委會認為必須即時解散,令數以百計的人受影響。
他重申融樂會「不會被代替,其他機構係唔會做嘅」,木慧雅指新機構「香港多元動力」會繼續生涯規劃等工作,而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能確認並非所有非政府機構皆能協助少數族裔。
被問到遣散費,謝永齡指並非「肥雞餐、瘦雞餐」,但形容為「比較刻薄」(rather mean),但他重申與木慧雅皆不介意。
他又提到,融樂會今日完成解散投票後,權力已轉交清盤人,不會亦無可能發生執委會所稱再舉行的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