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發展局交代新一年度將推出的8幅住宅地,當中有3幅是滾存上年度未賣出土地,當中赤柱環角道一幅細地皮更曾流標;另外5幅是正在改劃的土地,全屬較小型地皮。首季將先推一幅屯門地,局長甯漢豪解釋是「審時度勢」,考慮市場承接能力,多推市場有興趣的土地類型,強調經濟回暖,「投地信心返緊嚟」。

另外財爺日前表示今年不推商業地,日後部分商業地未來或變住宅地。甯漢豪今指相關地皮集中於未來數年完成平整的土地,模式可以是全住宅或商住混合,主要位於洪水橋、東涌,沙田小瀝源和碩門一帶,至於九龍東的核心區的商業用地,她透露早年已曾研究,再改變的空間不大。

新一年度政府推出的8幅住宅地,有3幅是滾存用地,包括赤柱環角道涉及637伙、西貢打鼓嶺清水灣道涉及332伙,以及東涌第106A區涉及985伙。另外5幅新增土地,包括筲箕灣東大街涉及193伙;九龍區佐敦谷彩興路涉及573伙、牛頭角彩霞道涉及420伙;屯門海珠路涉及525伙,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涉及781伙。赤柱環角道涉及637伙。8幅地皮全屬規模較細的地皮,所有城劃會程序預計3月能完成,今年首季可以推出。


甯漢豪

多項招標「部署」再調整

另外發展局主打的北都「片區開發」項目,目前正與業界進行意向調查(EOI),甯漢豪表示正探索不同發展模式,例如研究容許業權人提早並主動交回土地,可以將地價用於同一業權人在片區或北都其他換地申請的補地價。甯漢豪形容與業界,特別是地產建設商會溝通時,獲正面支持,因為有助減輕業權人的現金流壓力。

在聽取業界意見後調整的策略,還有產業物流園,她指潛在投資者願意協助將部分建成樓面交回政府並租予棕地作業者,但投資者反映,將政府擁有的樓面與私人持有的樓面做「協調」,並將諮詢期延長2至3個月。

前年曾流標的東涌106A區地皮,其中一個「死因」是發展商對需要撥出樓面面積興建青年宿舍,反應冷淡。當局今次重推或有「調整」,考慮將青年宿舍勾去東涌115區另一幅較大的土地,並認為做法對發展商而言,「壓力無咁大」。

片區分期付款 仍需諮詢意向

有記者問到,土地「付款方式」會否同樣做調整,例如對「分期付款」有何看法。甯漢豪指現時推出土地的規模「唔係好大」,過往發展商在投得土地後,1個月內支付地價並無難度,過往以無特別安排。不過將來北都片區開發,涉及10至20公頃土地,地價涉款可達200億,對任何財團而言「金額一定係大」,就片區的地價做分期付款,現時在意向書有提及,當局會檢視業界反饋。

至於財爺早前提到今年度停推商業地,部分商業地未來或變住宅地。有記者問到細節,甯漢豪指當局集中研究未來數年完成平整、並打算用作商業地推出的土地,主要位置洪水橋廈村,東涌,小瀝源碩門和東九龍,並表示未來推銷模式可以提供彈性,例如全住宅,或商住混合,或規定部分樓面做例如酒店台零售。她又補充,九龍東啟德的核心商業區用地,早年已檢視過,相信再轉換的空間,未必及上其他九龍東商業地,例如觀塘和九龍灣一帶,當局會在措施成熟時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