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勞工處處長陳穎韶昨日(2月4日)出席油尖旺區議會,會上她提及去年推出、為期三年的中高齡「再就業津貼計劃」。初時預期設6,000個名額,不過反應熱烈,至今錄3.2萬人參加,其中1.2萬人已成功配對,勞工處會研究成效是否延長計劃。

去年推出的「再就業津貼計劃」,鼓勵連續3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任何獲酬工作的40歲或以上人士重投職場,每位參與連續完成6個月工作可獲1萬元津貼,再完成6個月可另獲1萬元津貼。計劃實施近半年,陳穎韶昨指反應熱烈,當初預計3年內有6,000個名額,但現時完全超出預算,至今已獲3.2萬人參與,而成功配對就業有1.2萬人。

無標題

昨日區議會上,工聯會區議員孫智敏指不少銀髮人士對計劃有興趣,期望可持續推行。陳穎韶指試行計劃提早達成目標,形容「係一個好成功計劃嚟嘅」。她稱會觀察參加者能否持續工作,再決定研究是否延長計劃。

工聯會區議員孫智敏
工聯會區議員孫智敏

最低工資去年改為「一年一檢」,並以包括物價通脹及經濟增長的方程式計算水平,新機制將於2026年實施。不過今年最低工資委員會已參考相關方程式,並獲行政長官會見行政會議接納新最低工資的建議,由40元提高至42.1元。如獲立法會通過,則將於今年5月1日實施。

經民聯區議員黃建新以「大家都嗌晒救命嘅」形容最低工資水平提高,稱大廈管理公司會將成本轉嫁法團及小業主,或是削減人手。他倡政府參與強積金對沖安排資助私人樓宇,特別是單幢大廈法團所產生的額外開支。

經民聯區議員黃建新
經民聯區議員黃建新

陳穎韶指,取消強積金「對沖」背景特殊,商界指政府改動當初承諾。惟最低工資不同,委員會已考慮工會、商界及團體的意見,去年制訂的方程式已能兼顧不同訴求,「可能有啲壓力,咁但係大家應該都負擔得嚟,亦都大家應該都係願意去付出,讓到最基層嘅勞動階層,都有個基本薪金保障喺度。」

無標題

2023年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去年將參與年齡上限提升至29歲,並將企業發放每月津貼由上限8,000元上調至1.2萬元,同時推出「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允許企業申請相同數目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經民聯區議員黃舒明讚揚計劃「雙向奔赴」,令兩地有非常好的交流融合。她又提到「高才通」,倡勞工處網頁設專屬相關工作分類提及提供更多就業協助。

陳穎韶則指,指勞工處設有高等學歷就業專頁,亦一直為新來港人士提供就業支援,惟承認未有專項予「高才通」。她稱人才辦已提供線上線下服務,每日實時展出優質職位。

民建聯區議員李家軒則關注能否提高年齡至35歲,陳穎韶稱暫未有計劃,「先睇一睇而家調到去29歲之後嗰個情況係點啦」。

民建聯區議員李家軒
民建聯區議員李家軒

會議開始前,一眾區議員及政府部門代表拍手歡迎陳穎韶。陳穎韶在2007年至2012年,曾任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及後改任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她開場發言時稱,一直非常期待到油尖旺區議會,「數一數二好期待,一直等住睇下幾時可以再見返相識多年議員朋友。」此外,陳穎韶的丈夫為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