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本港人口老化,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相應增加,消委會在2021至2024年間,共接獲191宗有關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的投訴,接近一半涉收費爭議,佔45.5%。截至2025年2月,調停個案的成功率只有三成半。在一項有關私營醫療服務的研究中,消委會發現私家醫院的治療收費有明顯差異,如住院痔瘡切除術的費用介33,881元至85,387元不等,差異達152%,另外有4間則提供2022年的收費統計數據,反映數據沒有適時更新。消委會建議政府設立中央資料庫記錄過往收費指數,並推出指引要求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在進行治療前,向病人提供書面的服務費用預算,以提升收費透明度。

消委會今早舉行記者會,發表香港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的研究報告。現時4類私營醫療機構,即私家醫院、日間醫療中心、診所及衞生服務機構均受《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規管,所有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須披露收費項目及服務的價目資料,私家醫院另須提供服務費用預算及公布過往收費統計數據。政府亦與香港私家醫院聯會推出先導計劃,為自願參與的私家醫院提供增加收費透明度的建議。

無標題

然而,消委會發現各機構的做法不一,並於2021至2024年共接獲191宗有關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的投訴,涉及金額逾720萬元,而投訴主因是收費爭議。

消委會早前進行《信心與價值:提升醫療價格透明度》研究,採用綜合研究方法 ,檢視病人尋醫過程的4個階段,即搜集價目資料、搜尋醫療套餐、獲取服務費用預算,以及排解收費爭議,當中涵蓋了13間提供衞生署建議的常見及非緊急治療/程序(「30 種治療/程序」)的私家醫院,和128間提供與30種治療/程序較相關的麻醉/內窺鏡/外科程序的日間醫療中心的收費透明度措施。

私家醫院的治療收費差異大 收費統計數據欠更新

在搜集價目資料方面,消委會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不足一半(43.0%)的受訪者在見主診醫生前和/或後 有查看價目資料,當中超過一半(52.6%)依賴私營醫療機構的網站。消委會亦抽查了20 間日間醫療中心,其中 15 間沒有在網上提供指定治療的收費表,更有 1 間沒有網站,而全部13間私家醫院皆按先導計劃的建議在網上展示其價目資料。消委會又指出,私家醫院就相同的治療的收費差異大, 如住院痔瘡切除術的第50個百分位數的收費在各私家醫院由33,881元至85,387元不等,差異達152%。

消委會又指出,過往收費統計數據沒有適時更新,13間私家醫院中有9間提供2023年的數據,4間則提供2022年的數據。研究亦發現,消費者難以閱讀數據,僅10.1%於私家醫院求診的受訪者曾查閱過往收費統計數據,當中部分反映資料難以理解;而在沒有查閱過往收費統計數據的受訪者中,超過三分之二不知道有此數據。

此外,消委會稱價目表或收費表內並無列出醫生費,亦無披露收費的定價基準,費用根據病房類別調整,使部分消費者視此為不公平,容易引起價格爭議。

近半投訴個案涉收費爭議 惟僅三成半調停成功

在搜尋醫療套餐方面 ,消委會認為醫療套餐在本港仍不普及。有10間私家醫院提供較常見的套餐,包括大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和剖腹分娩等,但其餘的治療或程序較少有套餐。此外,私家醫院提供的套餐數量差距頗大,其中1間為26種治療提供套餐, 惟另1間僅2種治療有套餐。

至於獲取服務費用預算,消委會的調查發現,39%的受訪者表示只獲醫生口頭形式通知服務費用預算,日間醫療中心提供口頭預算的情況為59.0,較在私家醫院的31.7%更普遍,認為欠缺書面記錄對消費者不理想。同時,消委會表示,受訪者所獲的服務費用預算當中,86.8%包括所有收費項目的總和,60.6%包括醫生費的小計,但只有少數私營醫療機構進一步提供醫生費的細節,即20.8%,和私家醫院/日間醫療中心/雜費的明細的18.8%,消委會又指,只有 1 間私家醫院在服務費用預算表格中設欄目填寫主診醫生以外的專科醫生身分,認為現時披露程度不足。

在排解收費爭議方面,消委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接獲相關投訴個案中,接近一半涉收費爭議即45.5%。不過,截至2025年2月,個案的整體調停成功率只有35.6%。消委會表示有大部分消費者選擇不投訴,原因包括不熟悉投訴渠道、認為投訴耗時,以及希望與醫生保持良好關係。

infograph v3_cn_for_pc
消委會圖片

倡設中央資料庫記錄過往收費指數

消委會建議分階段推行優化措施,日間醫療中心主動於網上公布價目表 ,政府亦能因應價目表的呈現方式為私家醫院和日間醫療中心訂立指引,指引須具適時性、詳盡性及易讀性。中期措施方面,消委會認為將私家醫院發布過往收費統計數據的要求擴展至更多治療或程序,日間醫療中心亦應依循有關措施。

infograph v3_cn_for_pc
消委會圖片

在長遠而言,消委會就建議政府建立一個中央資料庫,記錄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和醫生費的過往收費指數,並開發搜尋工具。

除此之外,消委會建議政府為醫療套餐的設計推出指引,並要求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在進行治療前,向病人提供書面的服務費用預算,當中包括披露除主診醫生外麻醉科和其他專科醫生的姓名、列明有效期及向病人發出新修改的服務費用預算的時限。就業界而言,消委會希望有關職員能向病人釐清提供及解釋資料 ,並加強員工的客服技巧和質素。

另外,消委會建議各界合作加強消費者教育,如私家醫院及日間醫療中心可將相關宣傳刊物放置在當眼位置、政府亦能採用搜索引擎行銷策略,提高宣傳網站的搜索排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