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財政預算案公布半個月,明愛向過千名長者收集意見,近半長者對預算案感到不滿,並有一半長者反對「兩蚊兩折」安排。雖然政府表明「兩蚊兩折」為打擊「長車短搭」,但社工郭鳳誼表示行動不便人士無奈選搭長途車,認為政府應落實分段收費,而非將財赤問題歸咎於長者身上,而「落車拍卡」獲七成受訪長者同意。

行動不便人士逼於無奈「長車短搭」

明愛長者聯會訪問轄下37個安老單位,及其他安老機構使用者,收回共1,079份回覆,有46.3%長者對今年財政預算案感到不滿或非常不滿,有42%認為普通。就兩蚊乘車津貼,有50.5%長者反對政府「兩蚊兩折」和每月240程上限,有60.6%受訪者希望政府維持現況,取消車程和金額上限。

明愛長者聯會社工郭鳳誼指,普遍長者認為每月240程限額足夠,主要反對「兩蚊兩折」安排,她稱香港公共交通工具車費近年「有加無減」,擔心未來愈來愈多交通工具車資十元以上,「對無支援、無收入嘅長者嚟講,每一蚊都好重要」。

至於政府強調修例為打擊「長車短搭」問題,郭鳳誼很多行動不便或輪椅人士逼於無奈才選搭長途車。有位長者曾承認自己往返中心時會「長車短搭」,但因為自己患有氣促和行動不便,「平常人5分鐘嘅路程,佢要行30分鐘」,所以才選搭最近屋邨的長程車。亦有輪椅人士反映每架巴士僅有一個輪椅位,若改做「兩蚊兩折」會令他們未能安心出行。

七成長者倡「落車拍卡」 盼定期檢討兩蚊優惠

郭鳳誼認為社會將兩蚊優惠開支太高「歸咎於長者長車短搭」有欠公允,建議公共交通工具營運商應仿效外國,推行「落車拍卡」分段收費,該建議獲73.1%受訪長者支持。

雖然已有部分巴士和專線小巴設「分段收費」,但明愛長者聯會主席馬李佩貞認為欠缺政府推動,營運商態度並不積極。她表示自己曾乘搭專線小巴,要求司機調校八達通機做分段收費,但司機不情願,反指:「你都係兩蚊啫」。

有75.1%受訪長者希望政府會定期檢討兩蚊優惠,馬李佩貞反映長者希望日後經濟環境好轉,政府會增加兩蚊優惠。

88%長者要求加醫療券津貼金額

調查亦訪問其他安老政策的看法,共有87.6%受訪者同意政府提高醫療券津貼金額,分別有48%、13.2%和23.4%受訪者認為金額應增加1000元、1500元和1500元以上。

馬李佩貞表示上一次調整醫療券金額已是2014年,但亦認為政府財赤下,長者「都要共渡時艱嘅」,因此建議政府加幅1000元。

放寬低收入護老者津貼 增加點對點復康交通配套

社署2024年推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計劃」,但計劃不涵蓋領取長生津人士,郭鳳誼認為計劃存在漏洞,全港有28萬名長者為「雙老」家庭,不少護老者本身都是長者,郭鳳誼遇過有個案,該長者要照顧過百歲的媽媽,每月要為她買造口袋,加上媽媽行動不便,要坐的士覆診,因此要動用自己長生津補貼母親開支。郭鳳誼建議放寬要求,容許領取長生津人士申請護老者津貼。

此外,他們亦倡議加密點對點復康巴士班次,現時復康巴士每80分鐘班,並要指定地點上車,同樣對行動不便長者覆診時造成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