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公務員開支一向是政府經營帳目中,最大筆開支,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整合所有關於管理公務員的開支,共涉及約619億開支。單是支付公務員及司法人員的退休金,已佔519.9億,較上個年度修訂預算增加17.2億元,因為預計2025/26年度的新退休人員人數將有增加。

至於第二筆最大的公務員開支,來自「公務員一般開支」,翻查今年預算案,開支較上個年度的修訂預算上升近6億元,當局解釋是因為預計房屋津貼的開支。當局預計在2025年,領取「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的人數將會顯著上升,由14,970人上升至17,520人。誰可以領取「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政府由2000年6月起,向獲聘且總薪級點達34以上的公務員,提供該筆現金津貼,作為服務條件之一。視乎薪酬點,津貼額由每月2,450元至55,4400元不等。

領取退休金人員升3,600人

公務員事務局下周五將向立法會相關委員會,討論剛公布的預算案中,有關公務員事務的部分。當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總括6筆涉及管理公務員事務工作相關的撥款,合共涉及約619億元,最大筆開支是退休金519.9億元,其次是公務員一般開支59.1億元;排第3名是公務員醫療及牙科服務,佔29.2億元,公務員事務局本身需要的撥款佔9.8億元;最「細」的兩筆開支,分別是「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秘書處」及「公務及司法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諮詢委員會聯合秘書處」,各佔3,840萬元及3,920萬元。

退休金的增幅,較2024/25年度的修訂預算增加17.2億元。根據《預算案》部門開支文件顯示,在2025年領取退休金的公務員及司法人員數目,由2024年的約16萬人,上升約3,600人,達到約16.4萬人。新增的17.2億元開支,當局預計2025/26年度向新退休人員發放的退休酬金會有所增加。

當局又指,開支增加的原因,亦因為強積金供款預算增加了約10.6億元,由於政府的供款會隨公務員服務年資以累進供款率計算,大部份2000年6月後入職的公務員,尚未到退休年齡,服務年資還在增長,令政府供款開支持續上升。

其他個人福利「小除小補」

至於公務員的一般開支同樣上升,2025/26年度的撥款申請,較2024/25年度的修訂預算增加10.9%,即約5.8億元。當局解釋,主要由於預計房屋津貼的開支會增加。

翻查《預算案》文件,當局預計在2025年,領取「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的人數將會顯著上升,由14,970人上升至17,520人,升幅有17%,升幅幾乎是前個年度的1倍。涉及「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的開支,升幅是5.7億元。另外部分公務員開支其實有增加,不過透過減少個人津貼、各項奬勵計劃的開支,「小除小補」做抵銷。例如個人津貼總開支減少約1,000萬、旅費減少300萬、長期優良服務旅行獎勵計劃減600萬、自置居所津貼減減2,200萬元。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