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立法會研究報告:調整兩元計劃成效有限、減一萬公務員職位意義不大

【獨媒報導】立法會秘書處今日發表《財政預算案》研究報告,就兩元乘車優惠計劃的調整方案,報告指每年僅節省6.8億,形容「效果似乎並不顯著」。對於政府聲稱兩年內削減10,000個公務員職位節流,指現時編制已比實際人數多出18,900個,研究報告直指:「不論有否削減職位政策,相信這10,000個職位大都未能填補。」
報告指多個地區未為60至64歲提供乘車優惠
研究報告又檢視了全球12個選定城市的同類型交通補貼計劃,指本港優惠對60至64歲的人士「尤以為甚」,僅有4個城市有提供優惠,包括新加坡、廣州及巴黎,減價率由50%至55%不等,比本港的約60%至80%為低。報告認為不設優惠,或與這年齡層仍有工作能力有關。
公務員的編制及開支,在巨額財赤下備受關注,報告指過去十年公務員開支增加70%至2024年的1,635億元,惟佔政府開支比例由24.3%下降至21.7%。逾千六億開支中,六成用於個人薪酬,31%為退休金,餘下則為公積金供款及福利津貼等。
對於預算案提出的節流措施,報告假設私人市場工資上調3%,公務員凍薪可節省約87億。惟報告認為削減公務員職位意義不大,指公務員職位空缺已連續六年超過10,000個,原因包括招聘困難,以及2021至23年錄得較高流失率。
報告指公務員佔就業人數比例高
報告又特別提到公務員效率,指本港公務員佔整體就業人數的比例,在2023年為4.7%,高於亞太區其他經濟體如南韓的4.2%、新加坡的3.7%及台灣的3.2%等。報告指部分亞洲國家試驗使用人工智能,例如新加坡採用「Pair」工具,協助公務員草擬電郵、會議紀要及搜尋資料,節省了約56%工作時間。
報告亦分析了政府收入情況,其中地價收入方面,按年大跌31%。報告提到在高峰期的2017年,地價收入曾佔政府收入27%,而1997年至2024年平均比例為14%,至2024年已降至2.4%,屬過去35年來最低水平。
加煙稅後收入大減五成
報告亦提到煙草稅,在連續兩年加煙稅後,去年收入僅得38億元,只及過去五年平均的76億元的五成。海關在2024年共檢獲6.14億支私煙,應課稅收約20億,報告形容「逃離法網的私煙構成的稅款捐失則無從稽考」。
政府支出方面,報告認為隨人口老化,衛生及福利開支將有增無減,至於第三大開支項目教育,早年急增後仍處高位,惟中小學生數目過去20年已減少三成。對於三項皆超逾1,000億的開支項目,報告稱據報政策局將在六個多月提出解決方案。
報告最後提出多項要點,包括「滅赤」宜早不宜遲,指本港財政儲備六年間已上跌45%至2025年3月的6,473億,若扣除發債的3,000億,將處於更低水平;區分「經營帳目」及「非經營帳目」的做法「或有分析價值」,但無助釋除公共財政持續能力的市場疑慮。報告重申信貸評級機構及市場分析員始終聚焦於綜合帳目的整體財政結餘,而非個別項目;削減公務員10,000個職位人力節省成本有限;調整兩元計劃成效並不顯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