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因著政府千億財赤,長者「兩蚊搭車」成為被開刀對象,改為每名成資格長者每月限乘240程,車資10元以上改以兩折計算。方案被批評為了保留60至64歲仍未退休的一群受惠,犧牲65歲以上長者,令出行要「諗過度過」。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今在Facebook撰文,交代一系列數字解釋「迷思」。他稱將受惠計劃分成不同年齡、作出不同對待,將令計劃設計變相「相當複雜」,不符合「簡單簡明」的原則,又指60至64歲「都屬於長者」。

他又稱樂悠卡實名制後,數據顯示平均每人每日乘搭優惠車程次數為1程至1.4程,250萬名受惠者當中,只有約360人每月車程超出240程。孫玉菡稱訂出每月240程的做法「寬鬆」,就是不想長者「搭程車都心掛掛」。

孫玉菡在勞工及福利局Facebook專頁撰文,指兩元計劃在2025/26年度的開支將進一步增至54億元,政府有需要推出方案控制開支,提升計劃的可持續性。

484307626_1099802422177728_170103441736047418_n

12%院舍長者零出行 政府計數據未有剔除

他解釋在樂悠咭全面實施實名制後首3個月,即2024年8月25日至11月24日,約有12%持卡者沒有使用乘車優惠,相信當中包括約4萬名居於安老院、甚少出行的長者。雖然兩元計劃在2024/25年度的修訂預算向下調16億元至44億元,不過當局相信隨著人口高齡化和公共交通費用加價,兩元計劃的支出會上升。

社會對新的「兩蚊兩折」方案,批評得最多的是不分年齡層,劃一將未退休、仍在工作的60至64歲一群,與65歲以上人士「統一處理」。早前有長者向傳媒反映,要求限制60至64歲人士的優惠,甚至將政策「回歸初心」至只優惠65歲上長者。

無標題

解釋「無差別」限制 因顧及「簡單易明」原則

孫玉菡在文章解釋指,數據上,60至64歲持樂悠咭的人歲遠較65歲以上為低,政府的補貼額卻佔逾半,由於現時部分公共交通營辦商向65歲或以上人士提供票價優惠,所以政府就此群組發還的票價差額會較小。他解釋為何「無差別」對待不同年齡群組,是因為若將受惠人士劃分成不同年齡群組、作出不同對待,會令計劃設計變得相當複雜,不符合計劃「簡單易明」的原則。他又提醒,兩元計劃目的是令長者更願意出行,而「60至64歲都屬於長者」。

他又指,76%樂悠卡使用者乘搭票價10元或以下的路線,以10元車程作為劃線,就有逾四份三長者不受影響,車費仍是2元。換個角度,乘搭10元以上路線的人次不足四分一,卻令政府向營辦商發還的的款額佔逾半,他指社會有共識要處理「長車短搭」的問題。

稱60至64歲人士更受新方案影響

他同時指出,60至64歲人士乘搭10元以上路線的次數,較65歲以上的人多,反映60至64歲人士「較多長途行程」,對跨區出行需求更高。孫玉菡從而希望「安撫」65歲以上長者,稱60至64歲的人士才是「兩蚊兩折」下受較大影響的一群。

他最後又提到,在250萬名受惠人士當中,只有約360人每月優惠車程超出240程,因此當局認為定出240程,即平均一日8程,長者仍足以應付,並形容是較「寬鬆的做法」,就是不想長者「搭程車都心掛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