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賣巴拿馬港口爭取4月2日簽約 《大公報》警告不顧國家利益「終究自毀基石」

(獨媒報導)據報觸怒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巴拿馬港口「千億大刁」,距離4月2日「死線」愈來愈近,各方法力盡出左右這宗關乎「國家利益」的交易。《彭博》今引述知情人士報道,長和(00001)出售兩個巴拿馬港口予貝萊德牽頭財團的計劃正如期進行,並表明未因中方不滿而打算中斷交易。
另一邊廂,《南華早報》早前引述香港地產精英總會主席陳志寶,稱他曾應長和人員要求發表專欄文章,為長和的交易護航。《大公報》今日批評,長和「請槍」混淆視聽,稱該筆交易「絕不可能」是普通商業決定」,又強調交易「核心」是將關鍵資產交予「外國手中」。《大公報》用強硬語氣「提醒」,稱提出的是「善意忠告」,絕非「文革式批鬥」,更不是針對某企業的打壓。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交易各方目前正審查盡職調查、稅務、會計和其他交易條款,仍然爭取在在4月2日前簽署最終協議,今次若能達成交易,長和可以獲得190億美元的現金收益(約1,477億港元)。
地產精英總會陳志寶昨爆料「被要求」寫專欄文章
《南華早報》昨日報道引述香港地產精英總會主席陳志寶,他稱今月應長和要求,按其提供的資料發表專欄文章,為長和出售港口一事護航。所撰文章目的是「淡化」美方在交易中的色彩,並要強調關鍵角色是掌控全球最大航運公司MSC地中海航運公司集團總裁Diego Aponte,而他其實是一名意大利裔瑞士人,與長和關係密切。文章亦為長和「包底」,稱公司仍保留內地及香港的港口資產,包括深圳鹽田港及香港國際貨櫃碼頭,代表看好本港及內地航運前景。
《大公報》今日借「來論」再度回應事件,該文章題為《勿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文章借用《南早》報導內容,批評長和「請槍」混淆視聽,並非負責任做法,又反問如果「理直氣壯」,為何不公開解釋。
《大公報》文章批評,該筆交易「絕不可能是普通商業決定」,因為港口營運權不是普通資產,而是「關鍵基礎設施」,事關「國家安全」及「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文章又指,作為「龍頭企業」,掌握大規模的基礎設施,不存在中央和特區政府「最初不反對」的立場。
《大公報》引政協、議員及「來論」強硬勸阻
文章續指,今次交易核心是將關鍵資產交予外國手中,不論買家名稱如何,「核心都是美資背景」,美國近來多番威脅收回港口打壓中國,在關鍵時刻洽購港口,並不是巧合。文章更一步稱,交易後全球43個港口碼頭落入美資財團,等同落入美國當局手中,對中國的造船、航運、國際貿易,及「一帶一路」發展帶來「嚴重打擊」。
文章用警告語氣稱「有關企業」不要一錯再錯,又指目前很多質疑和批評,都是從國家和香港利益出發的「善意忠告」,絕非「文革式批鬥」,更不是針對某個企業的打壓。
另外《大公報》的同版報道,引述「各界意見」,大字題標稱若「營商不顧國家利益 終究自毀基石」,又借聲音「呼籲」長和「不要執迷不悟」,要站在歷史正確一方,「挺起胸膛面對美方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