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於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將位於黃大仙廟旁邊的寮屋區竹園聯合村,收回再重建成公營房屋。今早,大批地政總署職員、保安及工程人員入村圍封,於主要入口設置圍欄擋著入村的居民。過程中,部分村民情緒激動,有村民批當局「好似土匪咁嚟搶村」。

竹園聯合村的遷出死線為去年10月中,該日期後,地政總署隨時可派員收地,行動於今早進行,將整條村連同村外旁部分沙田坳道圍封,記者在現場可見至少30名工作人員。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在村內經營食店30多年的林記車仔麵負責人林小姐表示,地政總署於今早約9時採取行動,形容「好似土匪咁嚟搶村」。她指事前並沒有獲得通知,她和女兒經一番交涉後才獲准進入店舖。林小姐引述地政總署職員指,其店舖已被鎖上,需要她簽下政府賠償的支票後,便可在兩星期的寬限期到店內取回物品。林小姐表示店內還有約價值三萬元的食材貨存,「如果唔拎就會臭,叫我拎返都唔知可以攞喺邊」。

林小姐
林小姐

她不滿政府的處理手法及賠償,指地政總署兩年多前曾派員入村登記,其店舖經量度後面積約600平方呎。不過其後林小姐接獲通知,指當局會以1982年的店舖面積記錄,即約百多呎為準則賠償,金額約16萬,「我畀16萬蚊,你一定要走,唔走就封你舖。」

無標題

另一位居住於村內逾50多年的村民陳先生,其已逝世家父為村內食店廣興車仔麵的原負責人,賠償由其兄弟姊妹負責處理,自己則已搬往新屋居住。他形容賠償「差啲」、「唔合理」,無法另覓地方開設新店「買架撐都唔夠」。

陳先生

政府於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將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收回再重建成公屋,當中竹園聯合村的地盤佔地1公頃,擬建3幢樓高32層至45層的公營房屋,料可提供約1,500伙,容納約4,050人,另會發展社福設施,包括長者護老中心、幼稚園、社區會堂等。

發展局:本著「以人為本」精神 已將遷出期寬限

發展局晚上在社交媒體指,相關土地已於2023年12月15日復歸政府,地政總署及後於2024年7月16日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張貼通知,要求住戶及業務經營者於2024年10月16日前遷離。署方稱一直勸喻還未遷出的使用人盡早遷出,並基於「以人為本」的精神,訂於農曆新年為最後寬限期。

局方提到,為免反對離開的人士部署反抗而造成衝突,故一般不會預先透露最終的行動細節。項目影響的約155個寮屋住戶(涉及約271人)和約10個於寮屋經營的業務經營者,大約20戶和3個業務經營者在昨日仍未遷出。今日行動後,用地隨即交予土木工程拓展署開展工程,並已酌情安排居民盡快進入工地取回遺留的私人物品,以及安排不符安置資格人士短暫居留房屋署臨時收容中心。

對於有業務經營者認為補償額不足,局方指地政總署是根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的計算方法,以寮屋面積為計算特惠津貼額的基礎。署方會按照1982年紀錄或清拆前登記的面積計算,以較小者為準,重申為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