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死亡,在華人社會而言是種禁忌,但對於癌末病人阿V及阿K而言,卻近在咫尺。她們一個為貪靚甘願放棄治療,卻奇蹟跨越醫生宣判的「2年期限」;一個寧耗盡積蓄,也要月付6萬元巨額服用標靶藥,只為追逐多一分生機。在生死選擇題前走向極端的2人,卻同樣選擇以音樂向生命告別,選曲《可再遇見》、《ciao》,只想讓「珍惜」成為最有血有肉的展現。

無標題

無標題

逾百架紙飛機同時拋向空中

由曾參與《全民造星III》的歌手鄺旨呈主辦,一連五場的《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日前完美落幕,當中除破格在「殯儀館」下演唱多首風格迥異的「告別曲」外,亦邀請到6名真實病友分享,貼身與觀眾講述「生、死」,當中包括80後的阿V及90後的阿K。

阿V:寧願漂亮活著,也不要痛苦生存

2021年,阿V確診子宮頸癌三期,半年電療、化療後,癌細胞奇蹟般從子宮頸內消失。以為上天眷顧,準備與當時男友完婚之際,卻在再一次覆診時傳來惡耗。醫生發現阿V子宮頸癌細胞雖已「清零」,卻已沿淋巴轉移至鎖骨,建議需轉以高功率的化療及標靶藥物作治療,並斷言她最多只剩2年壽命。

「如果我可以生存喺呢個世界到,但要變殘、變醜嘅話,咁我寧願死。」

標靶藥物治療費用價格動輒50萬元起跳,高功率的化療亦意味著會甩頭髮。婚期將至,貪靚的阿V不願接受,「我有呢筆錢去環遊世界好過!」最終她撐過年底成婚的大日子,選在婚禮翌日剪短長髮,僅接受一次舒緩性電療。至今2年「限期」已過,她仍活著,且活得精彩,「照玩照食照飲酒」,只想繼續「生活」,而非苟然殘喘。

自稱「康樂組組長」的她,習慣報喜不報憂,多數朋友都不知其患癌消息,但面對隨時伸出的死神之手,她為親友點上一曲Rubberband的《ciao》道別,「要繼續聚會、繼續傾偈,但唔好講我壞話,我會聽到!」說了再見,約定再見。

阿K:被稱為「幸運」的癌末病人

有人豁然面對,亦有人咬着牙撐著。現年30多歲的阿K,在年半前一次偶然的身體檢查中發現患上腸癌。由於年輕無病徵且無家族病史,當旁人稱讚她發現得早:「真幸運!」時,手術刀揭開的卻是三期癌變,及已擴散至淋巴結的判決,存活率最多只剩5年。半年後,癌細胞更進一步攻佔整個肺部,那句「幸運」成了最殘酷的反諷。

「去到嗰陣,醫生已經同我講,唔好再諗咩存活率。」

當時丈夫遠在日本工作,獨自住院面對療程的她,在耳邊不時傳來的尖叫聲、叫喊聲中不禁反思。當時隔壁床位一個「全身黑晒」的癌末病人,一句:「醫生係咪要放棄我啦?」更尤其衝擊,才令她發現原來死亡竟和自己這麼近。腦中回想起「幸運」一詞,「點解咁樣係好彩呢,如果我係好彩,又點解會有呢個病?」

去年11月,一款新型標靶藥讓她短暫重回「正常人」生活,但每月6萬元的巨額藥費,幾乎榨乾積蓄,卻無法申請任何資助,求助時甚至只換來一句:「咁你咪洗晒佢食唔到飯再諗囉」,令她大嘆「喺香港做唔係最基層嘅基層,似乎係最難過」。

上月阿K的白血球指數一度創下0.3新低(正常人為3.4-9.6)需停藥,其後指數又再回升,病情如過山車般起伏,她仍緊握藥瓶,堅持「有藥就食」:「想為屋企人負責」。但面對死亡卻睇得開,並早已簽下大體老師同意書。

她感恩丈夫拋下日本一切回港照顧自己,並為對方點上偶像Kolor的《可再遇見》作告別曲,昐2人如歌詞般「期望可再遇見光輝的樂園」。

阿K又提到,在決定開始標靶藥療程前,曾想過要將存款全數拿出,為偶像Kolor及Tonick組織演唱會作自己的生前告別式,最終雖被勸退治療,但想法卻與旨呈及九龍殯儀館不謀而合,故決定出來分享個人故事。她強調,此舉並非為向大眾賣慘,更不想成為媒體口中的「抗癌勇士」,反想讓大家知道,原來死亡可以離我們很近,即使年輕、早發現,也可能隨時敵不過病魔。與其忌諱死亡,不如及早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