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提出將交通違例罰款、咪表收費、電動私家車牌照費一併加價,其中「牛肉乾」違泊定額罰款額由320元增至400元,其他如超速的罰款將升五成,咪表收費由每節2元加至4元。類似的加價建議,當局在2017年未「完善」的立法會慘遭滑鐵盧,只獲立法會通過5項加價,但不包括違泊罰款,立法會當時要求政府應先解決車位供不應求的問題。

事隔8年,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今早在電台稱政府今次方案「加幅溫和」,同意應在財赤下「適度開源」。當年有份反對加價的民建聯,成員陳恒鑌亦表示加幅「溫和」,比以往提出超過500元為低。至於當年導致方案觸礁的泊位問題,陳恒鑌稱私家車位「加都要時間」,而貨車泊位政府則要「加把勁」。他未正面回應民建聯是否全盤接受政府方案。


陳紹雄(資料圖片)

陳紹雄撐加價 「外國分分鐘係香港十倍」

陳紹雄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在財赤下政府除了節流外,亦要「適度開源」,他稱明白任何加費都不會受歡迎,因為「市民大眾個荷包都緊緊」,但他亦強調政府以「維持道路安全」及「提升交通管理」為加價原則。

他指政府自1994年以來從未調整罰款額,認為今次加幅「溫和」,他舉例對比新加坡、倫敦、澳洲等地,罰款「分分鐘係香港十倍」。他稱,今次本地加幅於「心理上或荷包上」都具阻嚇性,相信能夠減少交通違例。

至於泊位問題,陳紹雄力撐政府已經致力於新落成建築增加泊車位,又用自動泊車系統增加泊車位數量。而路邊咪表加價,他指不少司機「又愛又恨」,因為原意為短期泊車,但不少車主長期佔用,即使加價後只是每小時16元,仍較不少商場和停車場收費低,他建議加強執法,遇到慣犯時應拖走車輛。


陳恒鑌(資料圖片)

民建聯當年反對 今轉「溫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在商台節目解釋,當年民建聯反對多項定額罰款加價,原因是對泊位數目有保留,當時「搵食車」泊位數目僅1比0.6,即一架車都未必找到一個泊位,認為政府應花「幾年」提升泊車位。

今日車位問題是否已「完善」?陳恒鑌承認私家車泊位加幅不多,以往政府希望透過限制泊位,控制汽車數目增長,但政策「行咗十年,行唔到」,現時已改變政策增加車位,但「加都要時間」。至於貨車車位,他指加車位的速度較收地速度慢,以往用作停車場的爛地已被收回,泊位「無加返減」,他稱政府要在這方面「加把勁」。

對於今次加價,陳恒鑌稱「都係溫和加幅」,並無加至以前提出超過500元的水平,他認為可能是通脹考慮,畢竟「幾廿年無加過」,他認同政府能同時「大刀闊斧」增加車位,例如可以透過劃出公屋一些閒置地方做貨車位,或在部分非繁忙地區,劃出「搵食車」泊位,晚間不抄牌,相信可以舒緩情況。

是否意味加價方案今次在立法會通過機會極大?陳恒鑌未有正面回應,他稱今次加幅相對國際其他地區「都係相對低」,民建聯要詳細待文件公布後「研究下詳細內容」。


何志強(資料圖片)

的士業界指抄牌鮮有酌情 形容「多災多難」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表示多年來無加價,調整屬合理,惟現時經濟不佳,「以搵食車嚟講、商用車嚟講,搵食有艱難,你又再加幅」,對司機而言絕對是百上加斤

他指現時泊車位不足,而且商用車上落貨空間不足,不少司機因去洗手間或食飯,而慘被抄牌,「我曾經都經歷過,洗手間側邊嗰度,出嚟已經抄咗。」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回覆議員質詢,稱警方會在執法時,適當行使酌情權,例如發警告代替檢控。但何志強指出執法人員鮮有酌情,其中交通導督員炒牌更是快速,全程不足30秒,「佢離遠已經係照咗你架車牌」,形容現時執法模式對前線司機是「多災多難」,希望執法人員「人性化啲」。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