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早前已就籃球博彩合法化展開諮詢,多個團體今午舉行記者會表明反對,要求當局撤回。明光社促當局先委託獨立機構,研究足智彩對青少年影響,作為參考籃球博彩是否合法化。總幹事蔡志森又質疑,特色政府政策奇怪,指吸煙與賭博均對市民健康、心理帶來影響:「我哋對吸煙愈來愈多控制,但對賭博就愈來愈寬鬆。」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月初已就籃球博彩合法化進行諮詢,諮詢文件引述馬會研究,稱去年有約43萬香港居民參與非法籃球博彩,收益約為700至900億,預料在合法化後,約49%將改經馬會投注。

多個團體團體今午舉行記者會,反對當局將籃球博彩合法化,記者會在明光社辦公室舉行。前「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大聯盟召集人鄧耀祖表示,本港現時賭風熾熱,引用兩間大型戒賭中心由2003年10月至2025年2月的數字,指病態賭徒人數已達至少1.8萬人。

鄧耀祖提到,數據顯示開始賭博的年齡,21歲以下佔五成四,反映年青一代越來越鍾意賭博,又引用東華三院平和坊賭波研究的數據,指馬會足球博彩收入年年上升,其中2023/24年度的相關投注額已達1,600億元。他呼籲當局不應容讓體育項目成為賭博工具,因會直接或間接鼓勵市民,尤其年輕人賭博。

鄧耀祖
前「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大聯盟召集人 鄧耀祖

戒賭中心:求助者喜歡打籃球及欣賞籃球賽事較足球更濃烈

另外,鄧耀祖重申打擊非法賭博是警方的責任,政府及馬會不應以賭制賭,並促當局就賭波專項進行研究,稱自2003年足球博彩合法化後,一直未有進行相關研究,認為應在研究結果出爐後,才討論籃球賭博合法化。

工業福音團契問題賭徒復康中心主任冼家慧則指,足球博彩求助數字已超越賭馬、六合彩,成為主流賭博活動。她稱根據前線經驗,中心的青年求助者喜歡打籃球及欣賞籃球賽事,比起足球更熱忱,預期一旦籃球賭博合法化,將影響更多年輕人,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促請當局撤回建議。

冼家慧
工業福音團契問題賭徒復康中心主任 冼家慧

批政府為增稅收 中學校長質疑對打擊外圍欠說服力

有服務青少年的團體反對籃球賭博合法化,香港基督少年軍總幹事吳淑玲表明強烈不滿,批評當局只追求短期的財政利益,以青少年的未來作為代價。她認為馬會相關收入增加,更見社會對賭博的需求未因措施而減少:「唔通淨係為咗增加稅收,就忽視無數家庭因賭博而承受嘅痛楚?」

吳淑玲
香港基督少年軍總幹事 吳淑玲

有中學校長亦反對籃球博彩合法化,出席記者會的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稱,足球博彩已合法化多年,但仍有不少青少年參與非法賭博,對打擊外圍顯然欠缺說服力。他又提到,學童精神健康近年困擾社會,質疑現時並非推動籃球博彩合法化的合適時機。

吳浩然
顯理中學校長 吳浩然

質疑馬會有利益衝突 斥政府倚賴馬會收取博彩稅

明光社亦安排患上賭癮的賭徒作個案分享。總幹事蔡志森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應向從事前線青少年工作的機構了解一旦立法對青少年的影響,籲「千祈唔好閉門造車」。蔡志森批評,當局不應以馬會提供的資料作諮詢基礎,但對方有利益衝突。他斥政府倚賴馬會收取博彩稅,「馬會已經成為大到不能倒嘅機構」,馬會提出增加賽馬日、增加轉播海外賽事和縮短賽馬歇暑時間,當局均照單全收。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蔡志森

在記者會上,蔡志森向馬會開火,稱2003年反對賭波合法化的時候,多個教育、社福和宗教團體均有參與表達反對意見,但今時今日願意反對的團體卻買少見少;加上在政府大幅削減社福和教育經費下,倚賴馬會慈善捐獻的機構越來越多,在馬會「吹雞」下,為馬會保駕護航的團體肯定較反對團體多。

基協堂創堂牧師蕭如發表示,多年來目睹賭博問題導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個案多不勝數。他稱內地亦一直未有「開賭」,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便曾提醒泰國,賭博會帶來很多罪行:「我哋竟然開完一個又一個。」

蕭如發
基協堂創堂牧師 蕭如發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