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站一帶擬建豪宅遊艇會 張欣宇倡增鐵路元素、葉劉指多層商住娛樂大廈欠新意

【獨媒報導】發展局就發展紅磡站周邊和海濱一帶用地提出初步建議,臨海將建豪宅、遊艇會及樓高230米(約50層)的「地標建築物」,頂層會提供空中步道、滑梯、滑索等「獨特並刺激吸引的休閒娛樂設施」,紅隧收費廣場則會加建平台及酒店等。該處土地曾為貨運鐵路貨場及碼頭,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項目欠缺鐵路元素。新民黨葉劉淑儀則認為項目欠財務安排,亦未有評估經濟效益,部分建議欠新意。不過田北辰則感樂觀,認為臨海豪宅必可售出。
資料圖片
張欣宇指欠鐵路元素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項目所在的土地原為前紅磡貨場及碼頭等,張欣宇認為項目缺乏鐵路元素,該處有曾經使用的月台及路軌,適合作鐵路文化博物館及體驗館。他又提到目前港鐵於紅磡站舉辦「站見」鐵路展非常成功,對未有發展鐵路文化旅遊實在可惜。何佩玲稱期望融入火車及鐵路的歷史於項目,將於下一階段研究。
張欣宇(立法會截圖)
他亦問及項目的相關假設,包括客流消費力等。何佩玲只稱看到該片土地的機遇,該處位置優越,適合發展高端住宅、吸引高消費的遊客群,以及利用「地標建築物」的最高數層加入香港欠缺的旅遊元素。
葉劉淑儀(立法會截圖)
葉劉淑儀指項目仍需更多細節
新民黨葉劉淑儀認為項目未有財務安排,「市場係咪接你都唔知」,經濟效益亦未有評估。她指50層的多層商住娛樂模式缺乏新意,亦未必成功,以「天際100」為例「唔係吸引到好多遊客,嗰度食肆都唔得。」
葉劉淑儀又提到,如欲吸引世界級遊艇,需要設立海關及整全產業鏈配套,包括維修及保養,「唔係話剩係俾個位人泊」。她亦對商場設施感悲觀,形容目前「真係淡到乜嘢咁」,指或屬結構性問題。
立法會文件截圖
民建聯陳學鋒認為,紅磡海濱最地標的建築是紅館,擬建的「地標建築物」卻遮擋紅館。他又憂臨海豪宅居民多駕車出入,憂會擠塞。他亦提到,香港各處皆稱要發展遊艇,包括香港仔、南丫島及機場,問及有否足夠需求。
何佩玲僅重申望在臨海黃金地段興建高樓,提供住宅及在高層提供娛樂設施。她指本港泊位長期不足,目前九個遊艇會提供約2,000個泊位,惟遊樂船隻有逾萬艘,新增的三個遊艇停泊設施亦僅增加約1,200個泊位。
田北辰(立法會截圖)
田北辰:臨海豪宅「唔憂冇人買」
不過亦有議員感樂觀,實政圓桌田北辰認為臨海豪宅「唔憂冇人買」,「相信可以賣到全港最高嘅價錢,千祈唔好搞寫字樓,聽到都驚」,認為未來或成南中國的蒙地卡羅,吸引投資移民及外資。發展方式方面,他建議政府支付設計及管理服務費予港鐵,由發展商投標,利潤則與政府分紅。
目前紅磡站有逾800個車位的多層停車場,田北辰指不少人泊車後轉乘鐵路,倡增建停車場。何佩玲指整個項目會增加多900個車位,當中約200個屬住宅項目,會續審視有否空間增加。
何佩玲(立法會截圖)
發展局:由港鐵負責項目有好處
對於項目由誰推進,何佩玲指未有最終想法,惟指該處有密集鐵路設施,由港鐵負責有好處。何佩玲又提到,政府背後有「片區」發展想法,當中部分項目屬公共設施,不能帶來利潤。項目首階段先興建海濱住宅及娛樂設施等,何佩玲指想法是先推進「可以賺錢」的項目,為日後其他設施的現金流作準備。
洪雯指尖東及紅磡區皆有酒店,問及有否足夠需求。何佩玲稱未有「作實睇法」,會於下一階段因應市場情況評估,惟指新設施料會帶來更多遊客。經民聯陸瀚民倡重新打造尖沙咀海濱花園成遊客景點,吸引人流前往新項目。
林筱魯倡同時優化尖東與紅磡站的連接,以及審視現有海底隧道行政大樓位置。何珮玲稱前者初步看有難度,而行政大樓必須貼近隧道口,將於下一階段研究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