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發展局就發展紅磡站周邊和海濱一帶用地提出初步建議,臨海將建豪宅、遊艇會及樓高230米(約50層)的「地標建築物」,頂層會提供空中步道、滑梯、滑索等「獨特並刺激吸引的休閒娛樂設施」,紅隧收費廣場則會加建平台及酒店等。發展局常任秘書(規劃及地政)何珮玲今早在港台節目稱,擬以「片區」模式開發,亦不排除由港鐵牽頭推行。

螢幕截圖 2025-04-29 下午4.53.23
立法會文件截圖

螢幕截圖 2025-04-29 下午4.54.13
立法會文件截圖

紅磡站巴士總站擬遷至收費廣場上方,何佩玲盼原址可成為休憩空間後,擺設綠化雕塑等,令該處不再只是「匆匆忙忙」轉車,而是可以坐下「飲杯嘢、食個小食」。

對於為何有需要在海旁設樓高230米的「地標建築物」,何佩玲形容是新嘗試,在頂層舉辦戶外刺激活動,讓遊客以有趣味的方式欣賞維港,帶來不同體驗及新意,「希望有一個賣點咁」。

螢幕截圖 2025-04-29 下午4.53.29
立法會文件截圖

新民黨葉劉淑儀昨日在立法會指,發展遊艇經濟需整個產業鏈配合,何佩玲稱是好的提點,指早前就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的遊艇停泊設施邀請市場提交意向,當局會跟進收到的業界意見。

何佩玲在節目中亦提到,紅磡站一帶項目包括「賺錢」部分及公共設施,當局望採用「片區」開發模式,政府不會出資而是出地,而初步評估項目財務上可行,稍後進行的研究會評估經濟效益。她稱不排除由港鐵牽頭推動,由對方尋找合作夥伴推行項目。她指項目內有眾多鐵路設施,港鐵亦熟悉該片土地,能令項目更快推行,政府會於未來兩個月聽取公眾意見。

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在同一節目指,即便以採用「片區」開發模式,政府亦應先進行部分前期研究,例如在何處設置防波堤。

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認為,目前海港使用率不理想,認為遊艇會有帶動作用。對於或由港鐵牽頭,劉振江亦認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