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五一黃金周期間,共錄得約110萬人次旅客入境,其中約92萬人次為內地旅客。惟當中有部分屬「特種兵」,即不租酒店,在快餐店或露營地點過夜。旅議會總幹事楊淑芬在電台節目重申,業界要「保住一個好客精神」,相信待經濟轉好旅客會提高消費。不過有學者指,業界要接受「特種兵」難以改變消費模式,認為香港如其追求旅客人流,倒不如「集中火力」吸引高消費力客群。

業界指內地團旅客以觀光為主 「唔會有客揾購物團」

政府節慶安排跨部門工作小組昨日發稿指,五一黃金周期間有逾900個內地團、約3.3萬名旅客訪港,其中過夜行程佔約七成。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在港台節目稱,原預料團數約600團及1.8萬人,樂見超出預期,內地團約回復至疫前九成的水平。

她提到,啟德體育園啟用加上熊貓龍鳳胎,成功吸引更多內地客。楊淑芬提到,過夜旅行團普遍逗留一晚,多數以觀光為主,「都唔會有客主要揾購物團。」

今年為首個重推深圳「一簽多行」後的五一黃金周,楊淑芬表示深圳人會避開黃金周,盡量平日來港旅遊,故內地團主要為廣東省以外的旅客,倡政府擴展「一簽多行」範圍至其他大灣區城市。

西貢東壩近日迫爆,楊淑芬指人流過多對旅客體驗不佳,倡在自然景觀景點為旅客設「配額制」,惟又建議增加該地24架旅遊車配額太少。

DSC_3790
資料圖片

對於「特種兵」,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指香港為好客城市,要照顧內地旅客新旅遊模式及新喜好。楊淑芬亦重申旅遊業「都要保住一個好客精神」,要歡迎不同類型旅客,維持香港吸引力,相信經濟好轉時旅客或會提升消費。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小紅書圖片

旅遊學院課程總監稱「特種兵」難改變消費模式

然而,職業訓練局酒店及旅遊學院課程總監黃家榮在同一節目表示,以「特種兵」形式訪港的旅客多為經濟環境欠佳的年青人,他們來港「唔係太遊客模式」,「類似住喺香港、九龍區嘅人,入元朗買老婆餅咁樣,嗰種嘅生活模式囉。」他亦指應歡迎這類旅客,「我哋要接受呢類型嘅旅客,佢哋嘅消費模式比較難改變。」惟建議港府要「集中火力」吸引高消費力客群。

昨日在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上,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引述當局2013年的承載力報告數字,指香港可接待6,000萬名旅客,而預期本港今年有4,900萬旅客,重申無需擔心承載力。黃家榮則指,承載力難以「好科學化量化」,參考意義不大,「等於你話你屋企邀請個賓客嚟食飯,坐逼啲你都好歡迎嘅,咁呢個係一個心態上嘅問題。」他指如旅客集中某處,便會出現問題「佢突然一窩蜂去某個地方,嗰個地方其實已經爆煲,但係成個香港嚟計佢冇事嘅。」

他認為4,000多萬旅客對香港而言,人流已經很多,「係咪會追求遊客嘅消費,希望佢多啲(消費),而唔係純粹人流要多啲。」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林志挺在同一節目表示,雖然本港導遊人數近年輕微下跌,但內地團以三日兩夜為主,導遊可以黃金周內「做兩轉」彌補人手不足。他亦認為全世界旅遊模式正在轉變,旅客更渴求深度遊,導遊需熟知歷史文化。他指政府和業界正研究導賞員發牌制度,今年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