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五一黃金周前後,本港又有「新景點」。位於沙田的大圍村成為另類景點,被指為「日本風」的髮型屋令大圍村被稱為「港版小京都」,前來打卡的內地旅客的人流增加。有村民對《獨媒》表示,「港版小京都」之名令更多人認識大圍村,惟認為旅客可多了解圍村的歷史特色及傳統習俗,而村內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點燈及天姬節等。

翻查「小紅書」,有內地旅客早在今年年初,已推介到該條擁有400年歷史的圍村觀光。另有內地旅客欣賞印有「大圍村」的路牌,形容「有種在日本街頭的感覺」。推介又指大圍是到香港旅遊的小眾路線,景點包括積存圍、城門河、車公廟、車公廟體育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圍方等。

螢幕截圖 2025-05-07 下午1.35.09
小紅書推介大圍村「打卡」

螢幕截圖 2025-05-07 下午1.35.33
小紅書推介大圍村「打卡」

《獨媒》昨日早上到大圍村,未見有內地旅客在場「打卡」。被指有「日本風」的髮型屋ERA HAIR SALON,店員對記者表示「唔覺」大圍村像「小京都」。另一髮型屋ARTIS Salon的店員更表示:「周圍咁多石油氣車邊度似?」

Untitled

有村民向《獨媒》表示大圍村內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點燈及天姬節等,希望除了「小京都」外,旅客可以了解大圍村的文化習俗。

大圍村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都會進行點燈儀式,點燈有繼後香燈之意,而「燈」與「丁」發音近似,以其諧音進行點燈儀式,代表過往一年村內氏族有男丁出生。至於扒天姬則是用紙紮的「天姬船」向村民收集象徵污穢的物品及元寶香燭;村民及後會將其火化,寓意去除災疫和保祐吉祥。除了大圍村,元朗下村田心村亦會進行該習俗。

剛搬來大圍村居住的梁小姐表示,留意到近日附近旅客增加,稱「五一嗰時都有啲人」、「我見小紅書有好多人過嚟影相,仲有前面嗰啲咖啡館」,但強調旅客沒有騷擾到她。

Untitled

Untit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