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皇粥店員工指疫情減薪共患難 如今僱主「拍籮柚就走」

【獨媒報導】海皇粥店宣布全線7間分店結業,知會員工公司以債權人自願清盤形式清盤,員工若要索償未發放的薪酬、代通知金和遣散費等,自行登門勞工處。工聯會屬會飲食業職工總會下午舉行「諮詢大會」,有被欠薪工人哽咽落淚,指疫情期間願意八折出糧,老闆最終「拍籮柚就走」。有外勞表示於海皇粥店的內地和澳門分店工作十多年,認為公司「好有實力,冇諗到佢咁樣」,又坦言對外勞計劃失去信心,未來不會考慮來港工作。
積金局表示今午派員出席工會安排的會議,直接解答受影響員工有關強積金的查詢,包括講解基本權益、追討拖欠強積金的跟進程序,並即時記錄受影響員工資料。截至昨日,海皇仍未為130員工員工繳交總共約$57萬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積金局已入稟區域法院提出民事索償有關欠款。
黃必文
飲食業職工總會今午舉行諮詢會,積金局亦有代表在場協助工友填寫表格,以建立投訴個案。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形容海皇集團「無交帶,不負責任」、「推畀政府」。工聯會副理事長及權益委員會主任丘耀誠則表示,得知海皇結業後,已立刻和工友前往勞工處,並指導他們填寫破欠基金的申請表。他又指直到目前為止,仍然未能找到僱主。
邱小姐
稱公司拖欠多間供應商貨款
在海皇粥店工作三年的邱小姐是生產副主管,有時亦會被調到餐廳任分店副經理,她表示被拖欠約十萬元,包括遣散費、強積金等,在分享時亦不禁哽咽落淚。她又指,工場「由去年八、九月開始糧、拖強積金、拖供應商啲錢,一直拖一直拖,拖到人哋唔畀貨就轉另一個供應商,再轉另一個供應商真係唔得又再轉」,並一早吩咐工場員工減少貨量,「結業前上一個禮拜叫我哋直程唔好做貨」。
她引述當時營運經理的回覆稱能提供其他生產線的工作,故她選擇仍相信公司,並對於日前突然被通知解僱感愕然,「點解我哋對你(海皇)咁有信心,喺疫情嗰時八折出糧,主管、經理嗰啲個個月都20號出糧,我哋都咁樣撐佢,同佢共渡時艱,但最終你點解會一拍籮柚就走,將我哋扔畀政府、扔畀破產基金。」
左起:張女士與胞弟張先生
聾啞員工被拖欠約共三十多萬
65歲的張先生表示是聾啞人士,在觀塘海皇粥店負責廚房工作,已服務了三十年時間並剛剛退休。其姐姐張女士今日陪同他前來填表,她指弟弟由去年年中開始被公司拖糧,至今仍未收到4月份的薪金,連同長期服務金及強積金等,被拖欠約共三十多萬,「(弟弟)佢係一個傷殘人士嚟㗎嘛,呢筆錢對佢嚟講係好大,唔係咁簡單」。
關先生
有外勞指對計劃失信心 不再考慮來港工作
政府前年起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至今批出5.4萬名外勞,當中2.3萬為飲食業界。關先生於去年八、九月申請外勞計劃來港工作,每日來回深圳及香港,在沙田分店任初級廚師,工作至今僅三個月,卻被公司拖欠約一個月薪金,即約15,000元。,他以往亦曾在內地及澳門分店工作共十多年,「知道間公司好有實力,冇諗到佢咁樣」,亦坦言對外勞計劃失去信心,未來不會考慮來港工作,「到時又唔知道做咗幾耐又係咁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