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選舉】逾8萬在港菲裔可投票 傭工假日拉票:我們實踐民主的惟一機會

佐敦教堂轉角一間早上有3名來自菲律賓的移工,告訴《獨媒》她們希望透過家鄉的中期選舉,帶來改變。她們手持「為所有受害者追尋公義,停止菲律賓人權迫害」的標語。
(獨媒報導)在香港,菲律賓人口有約20萬,是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隨著菲國中期選舉將至,有在港菲傭積極積極參與在港的海外投票,並為進步派政黨向同鄉拉票,盼改變當地由各大政治家族壟斷政權、貪腐落後的局面,爭取人權進步。她們坦言雖人在異地,仍有政治風險,包括收到恐嚇其家人的短訊、舉行活動時被騷擾、有機會被菲律賓當局標籤為「恐怖分子」等,但「這是我們唯一能實踐民主的機會」。翻查資料,截至去年年尾,有逾8萬名在香菲裔人士已登記海外投票。
左起為Lai、Baneng和Dolo。她們一周6天要工作,只能在假日抽空舉辦活動。早上訪問時,她們縱使熱情,但難掩倦容;她們手持Bayan Hong Kong & Macau的旗幟,Bayan的意思為人民。
***
進步派政黨首聯合參選 批政治家族派米「買票」
菲律賓周一(12日)舉行中期選舉,將改選逾萬八個市政級至國家級席位,包括一半國會參議院及所有眾議院議席,以及地方首長和地方議員。其中,由八個進步派政黨組成的「人民至上聯盟」(Koalisyong Makabayan)將派出11人參選參議院議席,其成員亦有參選不同地區議席。
三名在港菲律賓傭工,Baneng Mendez (Baneng)、Dolores Balladares-Pelaez(Dolo)和Lai Besana(Lai)均來自聯盟。平日,她們以傭工身份為港人服務;假日,她們走入同鄉人群中,逐個逐個爭取支持。
「這次是首次進步派黨聯合共同參選。」Baneng稱,「人民至上聯盟」包括分別代表窮人、女性、邊緣群體等的政黨,爭取目標包括更多國內工作機會、提高薪金、保障人權等。她批評,國內的「政治家族」由她們未出生便掌權,例如現任總統小馬可斯及副總統杜魯爾特家族成員不止掌管中央級別的席位,亦延伸至地區的基層幹部。
2024年6月,Baneng與其他Bayan Hong Kong & Macau成員到金鐘統一中心,菲律戴領使館樓下抗議馬可斯及杜特爾特家族弄權,以及美國在菲律賓擴展勢力。(Bayan Hong Kong and Macau Facbook專頁)
Dolo更指,政治皇朝家族會在競選期間派米、派禮物吸引支持者,甚至「買票」:「我們希望當選,直接改革國內的問題。」
Koalisyong Makabayan參選人宣傳海報(Koalisyong Makabayan Facebook)
Dolo是駐香港菲律賓人權團體United Filipinos in Hong Kong的主席,過去不止一次為本地傭工權益發聲。「我們出來打工,是因為家鄉沒有錢、沒有工作」,不過她指菲律賓政府決策亦影響外傭生計,例如前總統杜特爾特要求出國打工者要先向政府預支3個月薪金於Social Security System(簡稱SSS,類似香港的強積金制度),又在疫情爆發後要求她們每年向SSS繳交約1,660港元的薪金。她批評,「這令我們生活更為困難」,因此想站出來改變制度。
至今年3月,菲律賓最高法院終判定移工出國前要預繳3個月薪金的政策屬違憲,稱此舉「剝削移工的生計」,但每年繳交薪金的政策不屬違憲,僅被暫停。
Baneng解釋國內的政治問題。
在港活動被騷擾、投水樽等 收短訊恐嚇憂危及家人
但在菲律賓,異議人士面對的政治風險,甚至涉及人身安全。2020年,時任總統杜特爾特通過《反恐法》,令「紅標」——即無證據地將個人或團體標籤為共產主義者或恐怖分子的做法激增。「當你被『紅標』(red tag),你在法律下便沒有任何權利,你隨時可被打、折磨、沒命。」
Lai更指,不論人在外國或本地與否,只要被「紅標」就有風險:「就連我們在香港參與政治也有風險,當然抵不過在家鄉的社運人士。」她解釋,先前杜特爾特成立的「國家反共產主義武裝力量小組」(National Task Force to End local Communist Arm Conclic)曾派員在港騷擾她們舉行的活動,包括拍下她們的相片、用音響鬥大聲、派發印有她們組織名字的傳單「叫人不要支持我們」,甚至在活動中向她們投擲膠水樽。
Dolo笑言:「我被指為共產黨,在港向人收錢。」Benang認為,「紅標」做法是為了散布恐懼:「想我們停止公開他們的腐敗。」
「菲律賓的trolls (網絡水軍)產業很成熟,」Dolo指,他們一天到黑在網上散布假新聞、歌頌政府及為「黑歷史」洗白,更會在她們的Facebook留言攻擊。Baneng嘆,有人傳短訊恐嚇她「你是個XX的污穢女同性戀者,我會強X你和你的女兒」,令她從此不敢在Facebook發布家人的照片。
Baneng說,在港騷擾她們的人是同樣來自菲律賓的傭工。因感到氣憤,她曾主動問對方原因:「那些人回答說,傳單是(菲律賓)政府發放」。
受訪者曾被指控與國內的「共產主義恐怖分子」有關,她們提供的傳單上提及國內武裝組織招檻兒童參與戰爭,其組織名亦被印在上。(圖由受方者提供)
國內局勢波及海外 仍積極拉票盼實踐民主
近年,菲律賓的政治氣候正收窄——前總統杜特爾特在任期間,曾發動「禁毒戰爭」。據人權組織統計,當地軍警於2016年至2022年間法外殺害12,000至30,000人。而由現任總統小馬可斯與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兩大家族結盟的UniTeam,亦由於內閣位置分配未如所願而破裂。當地參議院將審理彈劾莎拉的議案,若通過莎拉會被免除參與公職的權利,不能參與2028年總統大選。
今年3月,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來港會面支持者,兩日後回到馬尼拉被捕,被帶到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庭,因涉「反人類罪行」現被還柙。國際特赦組織網頁指,他在任期内發動的「禁毒戰爭」實際上是「貧民戰爭」(anti-poor war),當中警察為獎金殺人,殺害手無寸鐵的貧民。圖攝於5月8日,馬尼拉奎松市內政黨PDP Laben的集會。
國內氣氛緊張,亦波及海外的她們。Baneng說,組織曾收到來自香港警方的提醒,不要公開討論政治,包括不要公開派傳單和「用大聲公」。不過,因為今次菲律賓中期選舉首設海外投票,「這(投票)是我們唯一能實踐民主的機會」,她們仍積極向同鄉拉票,走進人群中逐個逐個爭取支持:「以前在香港,我們可以happy campaginging(快樂政治)」。
警方回覆《獨媒》查詢時,未正面回應Baneng的說法是否屬實,僅稱警方會向有意舉辦公眾活動的人士提示相關法例規定,以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以及保護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的大前提下安全和有秩序地進行。
在訪問最後,她們留下這句:「我們希望香港人能與我們站在一起,一同爭取民主和自由。」